第一章
,同时让机械臂的动作更接近人类咖啡师的手势——粉碗摇晃的幅度、压粉时的手腕转动,这些曾经被视为多余的动作,如今成了程序里的关键参数。
当机器人第8次制作咖啡时,浓郁的莓果香扑面而来。吴菲菲尝了一口,眼睛弯成月牙:这次有点儿坚果尾韵了。不过导览模块呢昨天在颐和园测试,它对着石舫说了三段《水经注》,把小朋友都讲困了。
第三章
突破·暴雨中的调试
突然遭遇了暴雨。薛子游和吴菲菲带着测试样机来到景点,验证极端天气下的导览功能。红墙黄瓦在雨幕中若隐若现,机器人的避障雷达突然发出蜂鸣——台阶上的青苔让防滑算法出现误判。
糟糕,地感传感器在湿滑路面的识别率下降了30%!薛子游盯着笔记本电脑上的数据流,暴雨打在他的雨伞上噼啪作响。机器人在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摇晃,语音讲解突然卡顿,原本准备的讲解词变成了机械的电流声。
吴菲菲冲进雨里,蹲在机器人身边。她发现雨水渗入了足部的压力传感器,导致步态算法出错。把导览模式切换成亲子模式!她大声喊,用故宫里的小怪兽故事吸引游客注意力,同时启动足底防滑涂层!
薛子游迅速敲击键盘,机器人的语音突然变活泼:小朋友们看,房檐上的骑凤仙人要起飞啦!不过下雨天路滑,我们要像小海马一样慢慢走哦~同时,足底的纳米涂层开始分泌防滑黏液,让机器人稳稳踏上湿滑的台阶。
雨越下越大,却有游客围拢过来。一个小女孩指着机器人问:姐姐,你能做热咖啡吗吴菲菲灵机一动,让机器人现场制作了热拿铁,奶泡上还用可可粉撒出故宫脊兽的图案。游客们的惊叹声中,薛子游注意到机器人的情绪识别摄像头捕捉到了12张笑脸,远超预期的用户满意度。
深夜回实验室的路上,吴菲菲忽然说:你发现没有当机器人给游客递咖啡时,他们会下意识说谢谢。这说明人们已经把它当成有温度的服务者,而不仅仅是机器。
薛子游看着窗外的雨幕,想起白天机器人在雨中调整伞角,为推婴儿车的妈妈遮挡风雨的场景。科技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微小的关怀里——当冰冷的代码化作递咖啡时的温热掌心,当复杂的算法变成讲解时的温柔语气,技术便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data-faype=pay_tag>
第四章
考验·创业大赛的意外
2023年10月,中国青年创业大赛决赛现场。薛子游和吴菲菲带着初代样机走上舞台,聚光灯下,机器人流畅地完成了导览模拟和咖啡制作,评委席传来阵阵掌声。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当机器人准备讲解莫高窟壁画时,后台突然断电,备用电源系统却没启动——原来团队成员在赛前调试时忘记给备用电池充电。舞台陷入黑暗,只有机器人头部的应急灯发出微弱的光。
吴菲菲心跳加速,却看见薛子游从容地走到机器人身边,手动打开了臂展。其实,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我们的机器人依然具备基础服务能力。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场响起,就像古代的向导,即使没有地图,也能用故事点亮旅程。
借着应急灯的微光,机器人开始用内置的离线数据库讲解,机械臂在黑暗中精准地制作了一杯手冲咖啡。当第一缕灯光重新亮起时,评委们看见咖啡杯上用肉桂粉画出的飞天图案,正袅袅冒着热气。
你们输给了细节,但赢在了初心。首席评委的话让全场掌声雷动。这次意外让团队意识到备用电源系统的漏洞,却也让他们发现,科技的温度不在于完美无缺,而在于面对缺陷时的人文关怀。
赛后庆功宴上,吴菲菲举着咖啡杯碰了碰薛子游的易拉罐:其实我早就发现备用电池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