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初遇·实验室的晨光

    创业园里,春寒料峭。吴菲菲抱着一摞设计图纸推开302室的门时,正对上薛子游从电脑屏幕后探出的脑袋,对方镜片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咖啡渍。

    你就是新来的工业设计总监薛子游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敲了两下,正好,看看这个机械臂的抓取角度——他转过大屏幕,3D建模的银色机械臂正以诡异的角度悬在马克杯上方,按照咖啡萃取标准,粉锤压力需要保持在9帕,但现有关节轴承的阻尼系数......

    等等。吴菲菲放下图纸,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模型,你在设计咖啡机

    准确来说是多功能服务机器人。薛子游推了推眼镜,露出黑眼圈下的兴奋,具备景区导览和精品咖啡制作双重功能。导览模块需要应对复杂户外环境,避障传感器得嵌入机身腰线,而咖啡模块的萃取系统......

    吴菲菲忽然笑了,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磨豆机:我大学时在塞纳河边的咖啡馆做过义工,知道意式咖啡的黄金萃取时间是28秒。不过——她指尖轻点建模图的腰部位置,把粉碗藏在这里会导致重心偏移,不如试试将锅炉系统集成到腿部空腔

    薛子游的眼睛亮了。这个留着利落短发的女生,指尖在屏幕上画出流畅的修改线,将原本笨重的机械臂重新设计成可折叠的蝶形结构,萃取手柄藏进小臂内侧,既保持了导览时的轻盈,又兼顾了咖啡制作的稳定性。

    你懂机械工程他忍不住问。

    辅修过机器人动力学。吴菲菲从包里翻出平板电脑,调出自己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导览时需要AR实景导航,所以头部摄像头要集成虹膜追踪;做咖啡时用户可以通过手势选择豆种,这个区域的触控面板需要压力感应......

    凌晨三点,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薛子游盯着重新建模的机器人雏形,忽然发现吴菲菲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支没盖笔帽的马克笔。他扯过外套给她盖上,目光落在她平板电脑上未关的文件——那是一份详细的用户体验报告,从景区游客的步行速度到咖啡爱好者的握杯习惯,每个细节都标注着改进方案。

    第二章

    碰撞·技术与温度的博弈

    接下来的三个月,实验室成了他们的战场。薛子游带着团队攻克导览系统的AI算法,让机器人能实时识别1000种景区标识并生成个性化讲解词;吴菲菲则泡在咖啡吧台,用坏了三台意式咖啡机,只为找到水温、粉量与萃取率的最佳平衡点。

    又失败了。某天傍晚,薛子游看着机器人第7次把瑰夏咖啡煮成焦苦液体,忍不住揉乱头发。萃取系统的PID温控模块总是出错,水温在92度到96度之间跳变,导致每杯咖啡的风味都不稳定。

    吴菲菲没说话,递给他一杯自己手冲的耶加雪菲。柑橘香混着茉莉花香在舌尖绽放,她忽然说:我在巴黎遇到过一个老咖啡师,他说每颗咖啡豆都有自己的脾气。机械臂可以精准到0.1克,但温度控制需要像对待朋友一样耐心。

    我们在做机器人,不是手冲咖啡比赛。薛子游皱眉,用户需要的是稳定输出,不是情怀。

    但用户喝的是咖啡,不是数据。吴菲菲调出传感器记录,你看,当水温达到94度时,咖啡豆的有机酸和多糖分解最平衡,但这个过程需要机械臂有0.5秒的停顿——就像手冲时的闷蒸,给咖啡粉呼吸的时间。

    薛子游愣住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执着于技术参数,却忽略了咖啡作为饮品的本质是情感传递。就像导览功能不只是路线规划,更需要根据游客的年龄、步速调整讲解节奏,让科技带着人文的温度。

    他连夜修改了萃取系统的控制逻辑,在水温达到峰值时加入闷蒸停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机械心跳:给你温暖的抱抱简介 >机械心跳:给你温暖的抱抱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