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增加,他们发现必须得相互配合、相互迁就才能走得顺利。林辰会在池夏快要摔倒的时候,用力扶住她;而池夏也会在林辰步伐乱了的时候,轻声提醒他调整节奏。慢慢地,他们之间的默契开始培养起来,虽然嘴上还是会偶尔斗几句嘴,但眼神里却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一种在对抗与合作中滋生出的别样情感,正悄悄地在两人心间萌芽,只是他们都还没有察觉到罢了。

    第三章:感情悄然萌芽时

    高二分科后,池夏在文科班如鱼得水,她尽情地遨游在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海洋里,作文时常被当作范文在年级传阅,每次历史课堂上的讨论,她也总能提出独到见解,让老师们都赞赏有加。而林辰在理科班更是大放异彩,那些复杂的数理化难题到了他手里,仿佛都变得简单易懂,他代表班级参加各类理科竞赛,屡屡获奖,为班级争得不少荣誉。

    尽管两人身处不同班级,可学校组织的跨学科活动又将他们拉到了一起。这次是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讲座分享会,每个班级都要派出代表参与交流发言,池夏和林辰自然又被各自班级推选了出来。

    活动前的准备阶段,两人和其他代表一同聚在会议室讨论发言内容。一开始,熟悉的争论氛围就弥漫开来。当探讨到如何将古代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科技结合展示时,池夏从传统文化传承角度出发,强调要保留古建筑技艺里蕴含的人文韵味和美学价值,认为现代科技应是辅助手段,去更好地呈现那些古老智慧。

    林辰却不以为然,他拿着资料,指着上面的数据和原理说道:如果只考虑人文韵味,那建筑的实用性、安全性怎么保障现代科技能精准地对结构、材料等进行优化,这才是关键所在啊,不能本末倒置了。

    你这就是典型的只看冰冷的数据,不懂得文化传承的意义,要是按你说的,那些古建筑的灵魂都没了,只剩下空壳子一样的架子,那还叫融合吗池夏皱着眉头反驳道,小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

    两人又陷入了你来我往的争辩中,其他同学在一旁看着,都无奈地笑笑,想着这两人还真是冤家路窄,一见面就吵。

    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情况渐渐有了变化。一次,在研究如何把古代天文观测知识和现代航天技术关联起来讲解时,大家都陷入了困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池夏翻遍了古籍资料,突然想到古代对于星宿的划分和命名其实蕴含着古人对宇宙最初的探索认知,而这与现代航天里对星系的研究有着一脉相承的探索精神。

    她把这个想法一说出来,林辰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顺着这个思路,快速运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将古代天文观测方法和现代航天的探测原理进行对比分析,一套清晰又新颖的讲解方案就这么诞生了。

    林辰不禁对池夏刮目相看,他看着池夏,真诚地说:池夏,没想到你这个角度找得这么巧妙,还真把这难题给解开了。

    池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也是偶然想到的啦,不过看来咱们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达成共识嘛。

    从那之后,林辰开始主动关注池夏在文科方面的思考方式,发现她总能在看似平常的文化知识里挖掘出不一样的深度,那些细腻的情感理解和人文视角,让许多复杂的跨学科问题有了新的解法。而池夏也越发欣赏林辰在面对理科难题时的冷静和条理,他总能迅速抓住关键,用严谨的逻辑梳理出清晰的思路。

    有一回,大家一起去图书馆查找更多关于讲座的资料,池夏在书架间穿梭寻找一本古代天文历法相关的书籍,由于那本书放在较高的位置,她踮起脚尖努力去够,可还是差了一点。林辰看到后,几步走过来,轻松地帮她把书拿了下来。

    给你,下次叫我帮忙就行,别摔着了。林辰笑着把书递给她,两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盛夏已过,再无辰光》简介 >《盛夏已过,再无辰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