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拼AI语音交互。林晓接过他手里的红色按键样机,轻轻按下——机身立刻发出温暖的琥珀色光,伴随语音:女儿正在赶来的路上。因为对有些人来说,科技的温度不是听懂方言,而是让他们知道,有人在认真听。

    朵朵的会说话的药盒在创新比赛上拿了银奖。小姑娘站在领奖台上,对着话筒奶声奶气地说:我想让奶奶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知道该吃什么药。电视里,林晓看着女儿胸前晃动的奖牌,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拿到创意奖金时,母亲把红包缝在枕头里的样子。

    第十六章:代际对话的裂痕

    母亲突然中风住院那天,林晓正在给银发科技体验官们做产品培训。她冲进病房时,看见朵朵正趴在病床边,用彩色贴纸把智能输液报警器贴成Hello

    Kitty的样子。母亲吃力地抬起手,指了指床头柜上的老式搪瓷杯——杯底还剩半杯凉掉的小米粥。

    医生说可以用智能护理床,沈逸把她拉到走廊,声音里带着疲惫,但妈坚持要你小时候用的那个藤编靠枕。林晓看着墙上的智慧病房宣传海报,突然想起项目调研时,一位老人说过:你们总说‘智能替代’,可有些东西是机器替不了的。

    深夜陪护时,母亲忽然清醒了些,用含糊的口音说:别忙了……回家陪朵朵……林晓握着母亲布满针孔的手,发现指甲缝里还留着上次帮朵朵染指甲时的粉色颜料。她突然想起自己当实习生时,母亲偷偷塞给她的那个绣着平安符的钥匙包,现在还躺在抽屉最深处。

    第十七章:两个时代的和解

    银发科技产品发布会当天,林晓特意把母亲和朵朵都请到了现场。当屏幕上播放时光信箱功能演示——老人对着摄像头说的话,会转化为手写书信寄给子女——台下突然传来啜泣声。一位穿着格子衬衫的年轻人站起来:我爸去世前给我发过几十条语音,我却总说‘等会儿听’……

    朵朵举着自己改良后的药盒2.0版跑上舞台,奶声奶气地问:妈妈,这个能和你的机器连起来吗这样太奶奶吃药时,我在幼儿园也能知道啦!林晓蹲下来,帮女儿理了理歪掉的蝴蝶结:当然可以,不过我们要先学会怎么和太奶奶解释这些按钮。

    散场时,母亲摸着展台上的智能收音机笑了:这个旋钮的手感,跟你爸当年修的那台一模一样。林晓看见阳光透过展厅的玻璃,在母亲的白发上撒下一片金斑,突然明白科技的终极意义——不是替代过去,而是让不同时代的光,能温柔地照进同一个屋檐下。

    第十八章:未来的光

    五年后,已经是初中生的朵朵在作文里写道:妈妈的办公室有面墙,摆满了各种奇怪的东西:生锈的钥匙、缺角的搪瓷杯、还有会发光的老年机。她总说,这些是‘时光的线索’。有天我偷偷按下那个红色按键,听见里面说:‘宝贝,妈妈永远在你看得见的地方。’原来妈妈的‘银发科技’,从来不是给老人的,而是给每个害怕失去的孩子的。

    林晓坐在书桌前,看着女儿作文本上的字迹,想起最近朵朵总在画智能养老院的设计图,里面有会讲故事的机器人、能种花的阳台护栏,还有连接着所有房间的星形走廊。窗外,暮色渐浓,远处的写字楼亮起灯光,其中一扇窗里,陈墨正在给新入职的实习生们讲用户体验的温度。

    手机忽然震动,沈逸发来一张照片:母亲戴着朵朵设计的智能围巾,正在教社区的老人们用手势控制音乐。围巾上的LED灯一闪一闪,像落在雪地上的星星。林晓笑了笑,在备忘录里写下:下一个项目,或许该听听初中生的想法了。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在这片光的海洋里,有无数束光正在交织:有的来自实验室的屏幕,有的来自老式收音机的电流声,有的来自孩子画笔下的星星。而她知道,自己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逐梦者的光芒简介 >逐梦者的光芒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