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写入《蜀道难》,让后人知道,蜀地不仅有栈道,还有辣汤!
送走李白,酸秀才兴奋得睡不着:娘子,咱们火锅店要扬名天下了!李白先生说,下次带杜甫来,让他写‘麻辣牛肉香,肥羊卷雪霜’!
刘小小笑着摇头,却在笔记本记下:大诗人李白光顾,赊账十贯,用《将进酒》手稿抵押。
更让她开心的是,王大夯的肉铺生意越来越好,现在每天能供应五头羊:小刘娘子,隔壁豆腐西施说,她的豆腐泡辣汤,三天卖了以往一月的量!
夜里打烊,她摸着帆布包上的辣椒图案,突然想起现代的自己。
那时的她,只能在火锅店打工受气,现在却成了长安的火锅西施,连诗人都为她的锅底赋诗。
或许,穿越不是坏事,至少在这里,她的火锅梦,正在沸汤中翻滚成真。
5
杜甫尝辣
掌柜的,外头有位官人说要见你,背着个破布袋,嘴里念叨‘安得广厦千万间’。阿福擦着桌子,满脸疑惑。
刘小小掀开帘子,看见穿青布衫的中年男子正对着墙角的辣椒堆叹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等辛辣之物,怕又是贵人消遣。
这位客官可是杜子美先生她笑着迎上去,小女子虽开火锅店,却专做百姓生意,半贯钱就能尝半碗辣汤。
杜甫转头,眼里闪过惊讶:你竟知某的表字他盯着锅里的翻滚红油,皱眉后退半步,某生平最怕辛辣,恐无福消受。
那正好,刘小小舀了勺清汤,本店有‘茅屋为秋风所破锅’,用茅屋菇、秋风笋熬制,最合先生忧国忧民之心。
杜甫将信将疑尝了口,突然眼睛一亮:此汤鲜而不腻,倒像某在成都草堂喝的野菌汤。
话未说完,县尉大人夹着片麻辣牛肉晃过来:杜先生莫被她骗了,这清汤锅底的妙处,全在辣汤里涮过肉的铜锅!
麻辣牛肉在清汤里打了个转,杜甫犹豫着咬了一口,瞬间辣得咳嗽:你、你这是骗某尝辣!却又忍不住夹起第二片,不过……辣后回甘,倒像人生百味。
酸秀才捧着诗集冲过来:杜先生!某曾读您的《丽人行》,今日见您吃火锅,可愿赐诗一首
杜甫抹着汗,提笔在墙上题字:麻辣穿肠过,忧国心中留。铜锅煮天下,暖了百姓喉。写完自己先笑了:某这诗,怕是要被太白笑话了。
当晚,杜甫背着破布袋离开,布袋里装着刘小小送的辣椒种子:某回成都就种上,让蜀地之外也能尝此妙味。
县尉大人凑过来,压低声音:杜先生乃左拾遗,方才说要向陛下进言,让火锅成为‘惠民膳食’。
他突然盯着刘小小的帆布包,不过小刘娘子,你这装辣椒的袋子,怎会印着‘现代麻辣’四字莫不是……
嘘!刘小小塞了块辣豆腐堵住他的嘴,大人吃辣就好,莫问出处。
心里却暗喜:杜甫的诗,怕是要让火锅店的名气传到剑南道了。
6
宫廷秘方
掌膳大人,您这是第N次来偷师了吧
刘小小擦着桌子,看着躲在柱子后的尚食局掌膳。对方尴尬咳嗽:某、某只是路过,闻着香……
路过需要带个空食盒她笑着端出调好的香油碟,蒜蓉、芝麻、香油,再滴两滴醋,本店秘方——不过嘛,掌膳大人若肯帮个忙……
掌膳大人眼睛发亮:但说无妨!
宫里的贵人们吃辣怕上火,刘小小递上自己改良的金银花清热锅底,劳烦掌膳大人向皇后娘娘推荐,就说此锅能解秋燥,美容养颜。
掌膳大人尝了口香油碟,立刻点头如捣蒜:成交!不过某有个疑问。
他盯着她切肉的刀工,你这‘七上八下涮毛肚’的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