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萧砚辞接过勋章时,大屏幕上播放着全国各地的画面:西北戈壁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江南水乡的插秧机在稻田里划出整齐的线条,青藏高原的运输车队翻越雪山。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张泛黄的照片——二十年前,父亲江墨川在机械厂门口的留影。
这个荣誉,属于所有在齿轮上刻下名字的人。萧砚辞的声音在大厅回荡,有人问我,为什么放弃千万专利费他举起一枚布满划痕的齿轮,因为我见过凌晨四点的纺织厂,母亲咳着血还要织完最后一匹布;见过父亲在牛棚里,用树枝在地上推演齿轮公式。
会场陷入寂静,唯有呼吸声此起彼伏。中国制造的脊梁,不是某个人的天才,而是亿万人攥紧的拳头。萧砚辞的目光扫过观众席上的乡镇企业家、科研工作者、普通工人,当我们把技术刻进土地,把创新写进炊烟,这才是真正的强国之路。
散场后,萧砚辞独自来到汽修厂旧址。老车间的墙上,还留着他重生后写下的标语:齿轮转动的方向,由我们自己决定。月光透过残破的窗棂洒落,照见角落里那台锈迹斑斑的拖拉机——正是他重生后修复的第一台农机。
在想什么苏晚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怀里抱着女儿的书包,发间别着女儿送的塑料蝴蝶发卡。萧砚辞揽过她的肩,远处传来新建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声。你听,他轻声说,这声音像不像当年蒸汽机车的汽笛
深夜,萧砚辞翻开父亲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1968年的字迹力透纸背:若齿轮计划成功,当让每寸土地都响起机器的轰鸣。他提笔在空白处写下:爸,您听见了吗这声音,已经响遍了整个中国。
此时,机械厅的秘密会议室里,张厅长将一份绝密文件锁进保险柜。文件封面上,时空校准器重启计划的字样在台灯下泛着幽光。而在千里之外的乡镇企业,无数年轻的工程师们正在图纸上勾勒未来,他们或许不知道,二十年前那场关于齿轮的传奇,曾如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走向。
黎明前的黑暗中,萧砚辞站在屋顶,看着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他想起重生那个雨夜的绝望,想起能源核心消失时的迷茫,此刻却只觉胸中涌动着滚烫的力量。有些火,即便暂时蒙尘,也终将在千万人的坚守中,烧穿时代的冻土。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齿轮博物馆的火焰雕塑折射出金色光芒。萧砚辞闭上眼睛,仿佛又看见重生时的机械虚影——那些神秘的提示、未知的警告,此刻都化作风中的低语。原来命运给予的不是改写过去的机会,而是点燃未来的火种。
锈迹终将被岁月磨平,而火焰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