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全场宣布:齿轮计划正式重启!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证明了,无论面对多少困难,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永远不会放弃!

    掌声雷动中,萧砚辞望向展厅外的天空。黎明的曙光刺破云层,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知道,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他们终于迎来了破晓时分。而属于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

    第九章

    双面齿轮

    展厅穹顶的聚光灯在新型农机设备上流转,金属表面折射出冷冽的光。萧砚辞站在齿轮状展台中央,听着各国专家此起彼伏的赞叹,掌心却沁着薄汗。机械厅张厅长宣布齿轮计划重启的余音还在耳畔回响,而此刻展台下,一场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萧先生的设计令人惊叹。西装革履的外国商人汉斯递来烫金名片,我的公司愿意出资三千万美元,买断这项技术在欧美市场的独家使用权。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萧砚辞身上。三千万美元,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几乎是天文数字。

    江墨川从人群中挤出来,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攥着图纸:不行!这是国家的技术,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却被汉斯的冷笑打断。

    江先生,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商业价值才有意义。汉斯推了推金丝眼镜,你们凭什么认为,靠国营工厂那些落后的生产线,能让这些技术走出国门

    萧砚辞看着父亲涨红的脸,记忆突然闪回重生前的那个雨夜——母亲被讨债人羞辱,父亲的劳模勋章被踩在泥里。机械虚影虽已消失,但那些铭刻在血脉里的记忆,比任何超能力都清晰。

    汉斯先生,他接过名片,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撕成两半,中国制造的价值,不在于贴上谁的商标,而在于它能真正改变普通人的生活。展厅里响起零星的掌声,很快汇聚成浪潮。

    然而,争议远未结束。当晚,机械厅紧急会议室内,白炽灯管发出刺啦的电流声。萧砚辞拒绝外资合作,已经引起国际舆论关注!某领导将报纸摔在桌上,头条标题赫然写着中国科技闭门造车。

    张厅长沉默良久,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周明远的审讯记录。他背后的势力,企图通过技术垄断,让齿轮计划成为西方资本的嫁衣。会议室空气骤然凝固,所有人的目光投向萧砚辞。

    深夜,萧砚辞独自来到汽修厂旧址。月光洒在斑驳的齿轮雕塑上,仿佛回到重生之初。在想什么苏晚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厚厚的专利资料,发丝被夜风吹乱,我整理了所有技术细节,就算不依靠外资,我们也能......

    晚柠,你说我们是不是太理想化了萧砚辞打断她,三千万美元,可以建多少实验室,培养多少人才......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十几个村民骑着自行车赶来,车斗里装满自家种的粮食。萧师傅!带头的老农擦着汗,听说有人要买你的技术,俺们不同意!这拖拉机让俺们省了多少力,可不能卖给外人!

    苏晚柠的眼眶突然红了。萧砚辞看着村民们朴实的笑脸,想起母亲在纺织厂咳血仍坚持保护资料,父亲即便蒙冤仍坚守科研理想。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第二天,萧砚辞召开新闻发布会。展台上,一台拆解的拖拉机零件整齐排列。中国制造的核心,不是冰冷的齿轮,而是让每个普通人受益的温度。他举起一枚自制的齿轮,从今天起,我们将公开所有技术细节,无偿提供给全国的农机厂。

    会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机械厅张厅长悄悄抹了把眼泪,江墨川颤抖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而在角落里,苏野露出难得的笑容,将一份文件塞进西装内袋——那是他收集的,关于外资企业企图控制中国技术的全部证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了,我要做家人的避风港简介 >重生了,我要做家人的避风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