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来的,有些是好心医生送的。他在手机里建了个术语库,把难记的专业名词都编成顺口溜。

    小伙子,又来了榆林医院的张主任第三次见到秦立山时,态度缓和了许多,这次准备讲点什么

    秦立山深吸一口气,流畅地介绍起公司新代理的降脂药:这款PCSK9抑制剂通过抑制前蛋白转化酶……

    张主任惊讶地挑眉:进步不小啊。以前做过医药代表

    没有。秦立山老实回答,但我妈常年吃药,我知道好药对病人意味着什么。

    这句话似乎打动了张主任。他收下了样品和资料:下周药事会,我提一下。

    回上海述职时,秦立山的业绩排在区域倒数第三,但周经理注意到,他最后两周的拜访量和客户反馈明显好转。

    继续努力。周经理难得地鼓励了一句,山西那边你有地理优势,好好挖掘。

    转机出现在第四个月。秦立山在太原一家三甲医院蹲点时,遇到了一位退休返聘的老药剂师陈教授。那天大雨,他看到老人没带伞,主动送他到公交站。

    你是哪个厂的陈教授在伞下问。

    康宁医药的。秦立山回答,做心血管和代谢类产品。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肯下功夫学专业知识。陈教授摇摇头,上个月有个代表,连ACEI和ARB的区别都说不清。

    秦立山鼓起勇气:陈教授,我能请教您几个问题吗

    公交站的长椅上,老少二人聊了整整一小时。雨停了又下,秦立山的笔记本被雨水打湿了边角,但他记满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哪些医院进药流程快,哪些主任重视循证医学,甚至还有几个关键人物的联系方式。

    周末我都在图书馆。分别时陈教授说,有问题可以来找我。

    这位恩师的出现改变了秦立山的职业轨迹。在陈教授的指导下,他不仅掌握了产品知识,还学会了分析医院用药数据、设计个性化的推广方案。他的销售话术不再生硬,而是能根据医生专业背景调整讲解重点——对基层医生讲疗效和性价比,对专家则讨论临床试验数据。

    五月份,秦立山签下了晋北五家县级医院的订单,其中包括曾经把他赶出去的榆林二院。当月他的工资加提成首次突破一万元。站在ATM机前,他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手指微微发抖。

    他给家里汇了八千,附言栏只写了妈,买药用。

    小秦,干得不错。周经理在月度会议上当众表扬他,从倒数第三到正数第五,进步很大。

    同事们投来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秦立山低头看着自己磨破的皮鞋——这双鞋陪他走过了晋北的每一家医院,鞋底还沾着煤镇特有的黑灰。

    公司年会上,秦立山意外获得了最佳新人奖。领奖时,聚光灯晃得他睁不开眼,台下掌声雷动。他恍惚想起两年前那个在餐厅后厨切土豆丝切到凌晨的自己,想起被医院保安赶出门的狼狈,想起小旅馆里昏黄的灯光下苦读的夜晚。

    获奖感言主持人把话筒递给他。

    秦立山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哽在喉咙:谢谢……谢谢所有给过我机会的人。

    晚宴上,市场总监特意过来敬酒:听说你熟悉山西全省的医疗市场明年有个新项目,或许你能参与。

    回到出租屋,秦立山把奖状放在床头,旁边是母亲的照片。窗外,上海的夜空难得能看到几颗星星。他想起了煤镇的矿井,那里的工人们常说:再深的巷道,只要一直往前走,总能见到光。

    电话突然响了,是母亲。

    立山,钱收到了。母亲的声音比往常轻快,你爸…他回家了。

    秦立山握紧手机。父亲已经三年没回家了,山西的私人煤矿几乎榨干了他的健康。

    他说…不打算再下矿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煤镇少年简介 >煤镇少年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