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让我感到沮丧的是,我完全无法融入他们。

    老王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地对着他的私人终端,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李师傅和赵阿姨则自成一个小圈子,用方言聊着家常,或者干脆闭目养神。他们对我的存在似乎视而不见,很少主动和我说话,即使我主动搭话,也只是得到几句敷衍的、不带任何信息的回答。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放逐到孤岛的囚犯,四周是看不见的墙。

    16

    这样下去不行。我必须找到突破口。

    我决定从工作本身入手。

    既然是遗留代码库优化,那总得接触代码吧

    我主动向老王请缨:王师傅,这些文档整理工作我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能不能……分配我一些实际的代码分析或者测试任务我也想为项目多做点贡献。

    老王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出乎意料地没有拒绝:可以。那边架子上有几块最早期的存储板,你去把里面的数据导出来,做个初步分析,看看还有没有能用的。

    这任务听起来依然基础,但至少接触到实际数据了!我心中一喜,连忙答应下来。

    那些存储板确实非常古老,接口都是我没见过的类型。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查阅了大量资料,又找老王要了几个特殊的转接头,才终于把里面的数据导了出来。

    数据量不大,大部分是乱码或者已经损坏。

    但在整理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些被标记为DELETED_BUT_RECOVERABLE(已删除但可恢复)的碎片化日志文件。

    文件名看起来很奇怪,似乎是某种早期的加密命名规则。

    17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些碎片化的日志里,可能隐藏着什么。

    但我不敢贸然尝试恢复或破解,尤其是在老王的眼皮底下。

    我将数据整理好,如实向老王汇报了情况,包括那些可恢复的日志碎片。

    我仔细观察着他的反应。

    老王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说:知道了。那些碎片不用管了,没用。你先把能读出来的数据整理成报告吧。

    他的反应太平静了。

    平静得反常。

    这反而让我更加确信,那些碎片日志里,一定有他不想让我知道的东西。

    我该怎么办是听从他的话放弃,还是……偷偷地把这些碎片备份下来,私下研究这似乎是加入这个项目组后,我面临的第一个真正的考验和选择。

    18

    我最终选择了后者。

    风险很大,但求知的欲望和对现状的不甘,压倒了谨慎。

    我利用一次老王和另外两人外出处理紧急故障的机会(这种机会很少见),迅速回到了那台存有数据的旧服务器旁。

    我的心跳得像擂鼓。

    我飞快地操作,将那些标记为DELETED_BUT_RECOVERABLE的日志碎片文件,用一个极其隐蔽的方式,打包压缩,然后通过一个伪装成系统更新包的网络传输任务,发送到了我早已准备好的、与公司网络物理隔离的私人云存储账号上。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我操作时手都在发抖,生怕被突然回来的人撞见,或者触发什么隐藏的监控警报。

    传输完成后,我立刻清理了所有操作痕迹,恢复了现场,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工位,继续整理那些枯燥的文档,心脏却像是要跳出胸腔。

    19

    文件成功备份了。

    但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我需要找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和时间,去尝试解开这些碎片的秘密。

    而且,我必须祈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评分人生:你想过怎样的人生?简介 >评分人生:你想过怎样的人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