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一人待在苏州有点冷清,想把孙子留下。三人意见相左,各执己见,难以统一。
黄岚很有主见,并且倔强主观,对贾兰说:要么你一人先去,我和道儿过一段时间再来,要么咱们三人先走。
贾兰当然需要妻子这个贤内助在身边:初到南京,走马上任,肯定事情很多,少不了黄岚的陪伴和照顾,非常想她一起前往。关键是李纨,舍不得离开苏州,更不想马上就走。贾兰考虑母亲一人留着也不很放心,就说:要么把道儿也留下,免得母亲感到孤独,要么母亲也一起去。
李纨大体上与贾兰的意见相同:自己现在不走,要孙子也留在苏州。黄岚坚持道:秋波明年可以赴试,现在他的学业十分要紧,在我身边,便于照料。
贾兰认为黄岚的想法有道理,于是说:也好,咱们四人一起去。
我现在不去,明年春天一人回京城荣府去。李纨不高兴地说。
那就这样定了,母亲暂且留下,过大年后我来接母亲;无锡离苏州不远,叫秋华常来看望祖母。黄岚来个定夺说。
你们先走好了,老太婆碍手碍脚的,不方便,不要管我了。李纨唠叨道。
母亲,请谅解!都是为了兰哥和道儿好,才这样的。黄岚诚恳解说。
贾兰赴金陵履新是一件大喜事,需得告知宝钗、雪雁和贾桂他们。宝钗等接信时,刚好雪雁儿子满月。办了满月酒后,宝钗就率雪雁、贾桂、花蓉、李黛、史英、文茵、何旭等前来送行,同来苏州的还有林之孝夫妇和小红。小彩留扬州林府看门户。
这么多人的到来,给欣喜的黄岚添加更多愉悦,给乐而生忧的李纨打消了不必要的烦恼。在宝钗调和下,赴往南京的去留问题总算得到较满意的解决。最后定下:由贾兰、黄岚和秋波先去南京,李纨暂留苏州,待南京那边安顿好后再来迎接。
为了南京那边方便,除了烧饭婆子和黄岚的丫头小利随同外,宝钗还建议林之孝夫妇俩一起前往。贾兰从小喜欢林之孝,于是说:很高兴林老陪同我们,只是辛苦两位老人家了。
趁小红的父母在,趁桂哥、花蓉和我们大家还在,抓紧在这几天把小红的婚事给办了,不是更好。黄岚道。
我也这么想,就在这几天给他们办了。李纨高兴地说。
小红,真对不起,你为我耽搁了婚期。我赞成在岚嫂子赴南京前,把婚事给办了。雪雁说。
考虑到这几天父母在,老爷和岚夫人等在,我已经与薛沙商量过了,想定后天。后天是十一月十六,是好日子,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只要两位太太和岚夫人允许,就这样定了呗!小红道。
后天最好,三六九大顺,只是你的妹妹还在扬州,可能赶不过来。雪雁说。
没关系,有父母在就最好了,以后请妹妹大吃三天,作为补偿便是了。小红说。
谢谢两位太太和岚夫人对我女儿的关顾,小红的成婚日期可这样定了。想不到我俩能参加女儿的婚庆,真是托荣府的福、托太太老爷的福。林之孝说。
说后,大家帮两位高龄新人布置新房,整理嫁妆。莺儿和贾蔷为薛沙买了一张上好的大床,以示孝敬;雪雁感谢小红值侍月里辛苦,送给她一枚纯金戒指;宝钗、李纨、黄岚、周芳、梅菲、薛芬、双秋姐妹等,也各自送了不同的贺礼。
薛沙、小红的婚礼既简单又热闹。薛沙虽然六十多了,大小红二十多岁,经甄钟他们帮助打扮了一番:胡须刮得精光,头戴黑色红顶帽,身着天蓝色夹袍,外穿紫色马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经他们一包装,看上去还挺有精神的,仍不显老。
小红更不用说了,李黛、秋实等时新女人帮她化妆,着实把她装扮得花枝招展。婚庆的服饰大多是她们送的,小红自买的几乎派不上用场。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