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第三回
葫芦僧狱中收义女
稻香村梦里救莺儿
曾经做过葫芦僧的薛沙,从小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八岁被堂叔送到葫芦庙做小和尚,一生受尽苦难,道路十分坎坷,从来被人瞧不起,更无人跪过他,今天有人跪在面前,说等来生做他女儿!因而他高兴得不得了,激动得热泪盈眶地说:不要来生,就是今天收你为女儿!不知意下如何
薛氏的命运与薛沙相似,也是举目无亲,当听到老人愿收她为女儿,心中激动非常!她急忙再次跪地,俯身三叩首,说:父亲在上!请受女儿三拜!祝父亲贵体康泰!
女儿不必拘礼!快起来,快起来!老人高兴得手舞足蹈。薛氏也立刻面露喜色地再次将银子递出,说:这点碎银是我多年的积蓄,留着也没有用,请拿去给我买块坟地。
女儿留着,女儿留着!为父决不要你的银子。为了安慰她,薛沙接着说,女儿不必如此绝望!我看此案可翻,此冤可伸,定能平反昭雪的。
身在绝境之中的她,似乎被义父的一句慰语,唤活了将死的心灵,开始看到了希望、见着了曙光,萌发求生的欲望,眼神里闪露出求救的信号,于是说:只有求父亲来伸女儿的不明不白之冤,救女儿危在旦夕之命,想必父亲有办法拯救女儿出狱!
请女儿放心,有办法的,一定有办法可想。薛沙继续宽慰说。薛氏的哀求给了他莫大的责任心和驱动力,他紧蹙眉头在牢外走来走去,突然想到什么,忙问:你刚才说主人姓薛的,你的主人是谁
我的主人就是荣国府的薛宝钗,我是她的丫头,名叫莺儿。
你为何从荣国府中走出,难道你犯了什么错,被主人驱逐出来
不是的,不是的!主人对我很好,情同母女!我是偷偷出来的。
这就奇了!她的儿子你怎么不认识呢
怎么会不认识,是我一手把他带养大的,我似养母,他把我当亲娘一般。
既然认识,那天审堂时你没有看见没有看清坐在堂上的便是贾桂
那天我不敢抬头,没有举目,也许他当了官变化太大。真是贾桂
没有错,肯定错不了。因为他到任不到半年!
讲到贾桂,莺儿仿佛可以马上出狱似的,脸上露出了希望的笑容,说:烦劳父亲速把女儿的冤情禀报桂哥儿,待女儿出狱后……
不要说了,为父即刻就去,即刻就去!薛沙说后就走。这时红日已经西沉,夜幕即将降临,父女俩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三九隆冬,北国银装素裹,江南仍郁郁葱葱。吴江县衙花圃内的秋菊刚刚凋谢,腊梅和山茶正含苞欲放,已经透发出阵阵芬芳。
贾知县用过晚饭后,满面春风地走进书房,随手捡起他已经看过多遍的江苏省巡抚颁发的《嘉奖令》,嘉奖吴江新任知县贾桂及时、准确地侦破和审理了薛氏谋杀一案。他坐在躺椅上看了又看,神色飞扬地作了首七言绝句:
今冬白雪晚来迟,遇却飞黄腾达时。
喜阅巡台嘉奖令,鸿鹄志远上天知。
自从审理薛氏一案后,贾桂受到了上司的表彰和百姓的赞许。他因年少气盛,自视甚高,感觉前景一片光明,遂做起了飞黄腾达的升官梦。这时,管门的薛沙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向贾知县行个大礼,说:贾大人,我的女儿受了天大的冤枉,请大人给我伸冤昭雪!
此时的贾桂心情最佳,笑着说:你在开玩笑吧,你从未结过婚,哪来的女儿
是刚才收认的义女。薛沙认真地说。
好啊,祝贺你!坐下来说吧,有什么冤枉,慢慢讲来。贾桂跷起二郎腿说,只要在本县权力范围内,她犯的什么罪呢
说她犯杀人罪。薛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