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这...这样不好吧占喜不安地说,我不想骗人...

    魏叔叔也皱起眉头:我觉得现在的素材已经很真实了,没必要刻意制造冲突。

    导演坚持道:观众喜欢看戏剧性的转变,现在的画面太平淡了。

    争论持续了很久,最终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明天去游乐场拍摄,但不安排人为的考验。

    晚上,占喜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节目组的安排让他感到不舒服,仿佛自己只是一个用来制造效果的棋子。他摸出藏在枕头下的那个小布包——父亲给的十二块八毛钱一直带在身上,这是他唯一的家的感觉。

    爹,娘...占喜轻声呼唤着,眼泪悄悄滑落。城市的繁华与便利曾让他目眩神迷,但这几天的经历让他看清了一个事实:无论穿上多么光鲜的衣服,他始终是那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高占喜。

    而明天,除了节目组安排的游乐场之行,还有那场对他意义重大的作文比赛...

    第六章

    十字路口

    周五早晨,占喜比平时起得更早。窗外长沙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城市还在沉睡中。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从书包里取出那本《平凡的世界》,就着台灯的光亮读了起来。

    书中孙少平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读书的情节,让占喜想起了自己——寒冬腊月里,他常常蹲在灶台边就着炉火的光亮写作业;夏日农忙时,他一边放羊一边背书。知识对于他们这样的农村孩子来说,是唯一的出路,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占喜,起床了吗魏阿姨轻轻敲门。

    占喜慌忙合上书:起来了,阿姨。

    今天不是要去参加作文比赛吗我给你准备了新衬衫。魏阿姨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件雪白的衬衫,领口和袖口都熨得笔挺。

    占喜接过衬衫,手指抚过那细腻的布料:谢谢阿姨,但是...他犹豫了一下,节目组不是说要带我们去游乐场拍摄吗

    魏阿姨叹了口气:我和魏叔叔商量过了,作文比赛更重要。待会儿让司机先送你去学校,游乐场的拍摄推迟到下午。

    占喜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没想到魏家会为了他的比赛调整拍摄计划。穿上新衬衫,系上魏叔叔送的领带,镜中的少年看起来格外精神,只有那双粗糙的手和脸上的高原红还保留着山村的印记。

    早餐桌上,魏程打着哈欠抱怨:干嘛非要今天写作文啊游乐场周末人多才好玩呢!

    别胡说,比赛当然更重要。魏叔叔严肃地说,转头对占喜笑了笑,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

    占喜点点头,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这个题目两种生活他思考了很久,昨晚甚至梦见了自己站在讲台上朗诵作文的场景。

    学校大礼堂里已经坐满了参赛学生。占喜找到自己的座位号——第七排中间,桌上摆着几张稿纸和一支崭新的钢笔。他深吸一口气,摸了摸口袋里那个小布包,仿佛能从父亲的十二块八毛钱中汲取力量。

    比赛开始,时间两小时。监考老师宣布道,题目两种生活,体裁不限。

    占喜拿起钢笔,在稿纸上工整地写下标题:《麦子黄时》。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先打草稿,而是直接开始写,那些文字仿佛早已在他心中酝酿成熟:

    我来自青海一个叫高家村的小山村,那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我家的房子是土坯垒的,屋顶漏雨,墙缝透风。每天早晨,我五点起床,走二十里山路去上学;放学后,再走二十里回家。我的书包是化肥袋改的,铅笔用到握不住为止...

    笔尖在纸面上流畅地滑动,占喜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他写高原上刺骨的寒风,写雨后泥泞的山路,写母亲在油灯下缝补的身影,写父亲因矿难而几乎失明的双眼...

    七天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麦子黄了,自有人来收简介 >麦子黄了,自有人来收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