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冰河密载
    冰河密载(金大安三年二月初七卢沟桥)

    金大安三年二月初七,卢沟桥的冰面泛着青灰,残冰在春水侵蚀下裂出细流,桥栏上的石狮子挂着未化的冰棱,恍若披甲的卫士守护着这座贯通南北的要道。卯初刻,济世堂的两辆牛车碾着碎冰启程,车辕上插着

    “萧记药行”

    的杏黄旗,幌子边缘的

    “安”

    字暗纹在风中微颤

    ——

    这是萧氏托汴京医官院旧识特制的记号,既合金朝商道规矩,又暗藏弘吉剌部的狼首图腾。

    “娘,二十支火铳都藏好了?”

    十四岁的萧虎缩在车辕旁,手无意识地按在车底暗格上。精铁枪管裹着浸过狼油的牛皮,筒口用虎骨胶粘合,那是母亲耗时三日调制的秘方:蒙古马奶酒的醇厚混着汉地桐油的黏腻,再掺入虎骨粉,熬制时需念诵《金刚经》七七四十九遍,方能抵御漠北的严寒。

    “藏在第三层当归堆里,上面盖着新晒的黄芪。”

    萧氏低声应答,指尖划过车轼上的虎纹木雕

    ——

    张师傅连夜赶制的辟邪物,虎首微昂,双目凝视前方,虎口处隐约可见未干的朱砂,那是破晓前她亲手点的

    “火眼”。车底暗格的榫卯结构出自中都老木匠之手,暗合《鲁班经》中的

    “机关榫”,唯有叩击车轼虎纹的第三片虎爪,暗格方能开启。

    商队共五辆车,皆插着

    “中都商会”

    的三角旗,领队陈大掌柜骑着青骢马靠近,马鞍鞯上的鹿皮护垫绣着汉地云纹,却在边角处藏着细小的狼首暗纹。“前面五里便是金军哨卡,”

    他压低声音,马鞭虚指前方,“今日轮值的是铁浮屠百夫长,甲胄上的海东青徽记新镀了银,查货必严。”

    牛车在卢沟桥中段被喝停,桥面上的冰碴在铁槊敲击声中飞溅。萧虎看见金军百夫长的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护心镜上的海东青啄狼纹狰狞可怖,腰间悬着的狼耳串足有二十余只,在风中碰撞发出细碎的响

    ——

    正是金军

    “以耳计功”

    的铁证,每只狼耳都意味着一名蒙古牧民的惨死。

    “老夫人做的什么买卖?”

    百夫长的铁槊敲打车帮,惊得车辕旁的药犬狂吠。萧氏掀开棉帘,药香混着当归的苦辛扑面而来,暗格中的火铳枪管冷光一闪,却被她袖口的狼头银铃挡住。“回军爷话,往北边朔州送些防风、黄芪,顺道收些熊皮、狼皮。”

    她递上盖着中都路转运使司大印的文牒,角上的

    “安”

    字暗号在阳光折射下,恰好投出狼首的影子。

    百夫长的目光在车厢内逡巡,萧虎掌心沁出冷汗,指甲几乎掐入掌心。两名金军士卒掀开表层药包,黄芪的清香四溢,却未察觉下层当归间藏着的浸油牛皮。“这年头,汉地的药比兵器还金贵。”

    百夫长忽然盯着萧氏的银铃,“老夫人这银饰,倒像是蒙古人的手艺?”

    “军爷说笑了,”

    萧氏手腕轻转,银铃叮当避过探来的手,“这是早年在汴京大相国寺求得的平安铃,匠人说虎狼同刻能镇百邪。”

    她从箱中取出一些食盐,分量压得百夫长手掌下沉,“北边的牧民等着药救命,还望军爷行个方便。”

    百夫长掂了掂银子,挥手放行。牛车碾过卢沟桥时,萧氏忽然按住萧虎冰凉的手,袖中滑落片狼骨,上面刻着三个狼爪印

    ——

    这是弘吉剌部

    “安全通过”

    的暗号,唯有部族中人方能识破。萧虎攥紧狼骨,望向桥栏上的石狮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巴图虎简介 >巴图虎目录 > 第11章 冰河密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