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但眼睛亮得像装满了星星。回后台的路上,男孩凑到她耳边小声说:姐,你弹得比CD里还好听。
雨晴笑着揉乱他的头发。走廊的镜子里,映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他们的笑容如此相似,仿佛本来就是一家人。
那天晚上,小阳在酒店床上睡得四仰八叉,怀里还抱着奖杯。雨晴坐在窗前,给父母的照片发了条信息:我找到继续弹琴的理由了。
窗外,新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城市的喧嚣。明天早上小阳醒来,一定会嚷嚷着要去堆雪人。雨晴想着,轻轻合上了钢琴曲谱。在寂静的深夜里,她终于听懂了音乐最深处的语言——那不是关于技巧或荣耀,而是让孤独的人找到彼此,让破碎的东西重新愈合。
就像此刻,在熟睡的男孩均匀的呼吸声中,所有失去的都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了。
1
治愈的乐章
雨晴发现,自从收养小阳后,她的生活不再只是黑白琴键的单调重复,而是像一首渐强的奏鸣曲,一点点变得鲜活起来。
以前,她总是习惯性地拉紧窗帘,让房间保持昏暗,仿佛这样就能避开那些不愿回想的记忆。可现在,小阳每天早晨都会唰地一下拉开窗帘,让阳光肆无忌惮地闯进来。
姐!今天天气超好!他趴在窗台上,半个身子探出去,像只兴奋的小鸟,楼下有只橘猫在晒太阳,胖得像颗球!
雨晴揉着眼睛,忍不住笑了。她以前从未注意过这些细碎的小事——街角的猫、晨跑的老人、早点摊飘来的香气。而现在,小阳像一块磁铁,把她从封闭的世界里一点点拽出来,让她重新看见生活的模样。
2
日常的温暖
小阳喜欢做饭,尽管他只会煮泡面和煎鸡蛋。某个周末,他神秘兮兮地宣布要大展厨艺,结果差点把厨房炸了。雨晴冲进去时,发现他正手忙脚乱地往烧焦的煎蛋上挤番茄酱,试图掩盖失败的事实。
这是……焦糖风味煎蛋。他一本正经地解释。
雨晴憋着笑,接过锅铲:行,那咱们今天吃‘焦糖风味’外卖。
后来,他们一起学做菜。小阳负责切菜(虽然切得歪歪扭扭),雨晴负责调味。厨房里飘着炖汤的香气,小阳一边哼着练习曲一边偷吃胡萝卜,雨晴偶尔会故意弹一下他的脑门:再偷吃就没菜了。
这些琐碎的日常,像钢琴上最轻柔的音符,一点一点填满了她心里曾经空缺的地方。
3
音乐的另一种意义
雨晴重新开始教钢琴,不过这次,她的学生不只是小阳,还有社区里的几个孩子。她不再像从前那样追求技巧的完美,而是更在意他们是否真的享受音乐。
有个叫小雨的女孩,总是怯生生的,弹错一个音就紧张得不敢继续。小阳就坐在她旁边,故意弹得乱七八糟,然后笑嘻嘻地说:你看,我弹得更烂,可我还是很开心!
小雨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手指重新落在琴键上,这一次,她没有停下。
雨晴站在一旁,忽然明白——音乐的意义,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演奏,而是它能让人勇敢地表达自己,哪怕弹错了也没关系。
4
雨夜的小小安慰
某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小阳被雷声惊醒,抱着枕头站在雨晴房门口,像只受惊的小动物。
姐……我能在这儿睡吗
雨晴掀开被子,他立刻钻了进来,冰凉的小脚贴在她腿上。窗外闪电划过,小阳缩了缩脖子,雨晴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怕打雷
嗯。他闷闷地应了一声,以前……叔叔喝醉的时候,摔东西的声音和打雷很像。
雨晴心里一疼,搂紧了他:现在不一样了,雷声只是雷声,不会有人伤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