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青衿之志

    2017年8月23日,处暑。陈墨站在区政府大楼前,仰头望着玻璃幕墙上晃动的云影。白衬衫领口被汗水洇出浅痕,公文包里装着的名牌大学硕士毕业证边角微卷,像片急于舒展却被按在水底的枯叶。他数着台阶上的光影格子,第七级台阶的阳光里,正停着只振翅的蝉。

    入职培训在十二楼礼堂。圆形穹顶下悬着水晶灯,光斑落在签到表上时,陈墨注意到自己名字后面跟着985院校引进人才的标注,钢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墨点洇成小团阴影。前排坐着的女孩穿着薄荷绿连衣裙,马尾辫上别着银色蝴蝶夹,笔记本封皮印着星辰大海,他鬼使神差地在自己本子上画了颗星,笔尖刺破纸背。

    年轻干部要把根扎在基层。培训科长敲着投影仪,身后屏幕上闪过泛黄的老照片,六十年代,我们的前辈在田埂上办公,用算盘打出民生账......陈墨摸出钢笔,在使命担当等关键词下画横线,蓝墨水在纸页上晕开淡痕,像新生的溪涧。蝴蝶夹女孩忽然递来半包纸巾,

    小声说:你领口湿了。她叫林小夏,后来成为陈墨工位斜对面的新人,但此刻他只看见她腕间晃动的银镯子,在阳光下划出半道银河。

    第一次加班是在11月。梧桐叶落尽时,陈墨接到老领导的电话。小陈啊,话筒里混着电视新闻的背景音,老李头的退休总结写不好,他老花眼认不清电脑,你帮着弄弄他抱着笔记本电脑去老李家时,楼道里飘着煤球炉的气味,老人从五斗橱里翻出玻璃罐,里面装着受潮的水果糖,糖纸剥开时发出脆响。

    我这辈子就没干过啥大事。老李头对着台灯咳嗽,烟灰簌簌落在蓝布中山装上,就是1998年抗洪时,背过两个孩子......陈墨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听着窗外的雪粒子打在玻璃上,忽然想起自己硕士论文写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此刻键盘上的积雪正在融化,变成一行行深入群众真抓实干的排比句。

    老领导来检查时,拍着陈墨的肩膀笑:到底是高材生,这总结写得跟人民日报似的。保温杯里的枸杞在屏幕蓝光里浮沉,年轻人就得学会吃亏,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那天陈墨回到家时,巷口的路灯结着冰花,手机屏幕上弹出母亲的消息:墨墨,你爸说体制内要懂规矩。他望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树影,想起培训时画的那颗星,此刻正被夜色揉成模糊的光斑。

    2

    评优的圆圈

    第一次评优公示前,老领导把陈墨叫进办公室。红木书柜里摆着半人高的锦旗,人民公仆四个金字被阳光晒得发白。小陈啊,领导递来一支烟,被陈墨摆手谢绝,你看这三位老同志,老张明年退休,老李头还差一次优秀......钢笔在评优表上悬停,蓝墨水在笔尖凝成小珠,将心比心,等你老了,也希望年轻人让让吧

    陈墨望着窗外的雪松,枝桠上压着未化的雪。他想起入职时写的职业规划,第一条是三年内获得校级以上表彰。钢笔尖落在王建国李建军张卫国三个名字后,画下带括号的圆圈,像给三颗果实套上保护网。老领导拍他肩膀时,烟味混着檀香,放心,等他们拿完,第一个就是你。窗外的雪忽然下大了,落在玻璃上的雪粒像极了密密麻麻的省略号。

    送别老领导是在三年后的春天。高铁站飘着柳絮,陈墨把龙井茶叶塞进老人行李箱,看见拉链夹层里露出半张泛黄的评优表,自己的名字被红笔圈住,又划了道斜线。小陈啊,老人握着他的手,掌心的茧子擦过他虎口,新来的周局长是我老部下,你多跟着学学。转身时,老人的羊绒围巾扫过陈墨手背,像片褪色的云。

    周明远上任那天,穿着笔挺的藏蓝西装,皮鞋擦得能照见人影。他在全体大会上敲着投影仪,身后是重新设计的单位LOGO,我们要建立科学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苔花如米:基层八年简介 >苔花如米:基层八年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