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49年怎样欣赏中国文学
下功夫。

    就是四声五音的问题。四声就是平上去入。五音是齿唇牙喉舌,这在诗里是极重要的问题,尤其像乐府和词要吟唱的诗里,更为要紧。比方说:

    “五月榴花照眼红”,这“红”字后来改为“明”字。为什么“明”字较好呢?因为石榴花,大体都是红的,无须乎再说明其颜色,改为“明”字,表明在阳光之下所发出的光艳。我从前在大学里讲过,凡是形容字都要五官来感觉的。同一颜色,也有好几种色调,所以每一个颜色色调,要区别得非常精巧。比方同一个红,也有红布的红,红绸的红,红绒的红,都不是一样的,棉布的红是不发亮的。红绸的红相当的亮,红绒的红最亮。这是如同孟子所说的,白人之白和白马之白不一样的道理。所以在这儿用“明”字,最能表现亮的意思。若在这儿用“红”字,那就等于棉布的红了,而且在发音上也有关系。还有中国诗里有些用“叠”字的。用得好,就发生很大的力量。比方里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青青是河畔的草色,郁郁是园中的柳色,“青青”“郁郁”两个都是形容青色的。青青是淡的,郁郁是浓的。“盈盈”是“轻盈”,换句话说就是“窈窕”。

    “皎皎”是明艳的意思。“娥娥”是严妆,化妆端正的意思。

    “纤纤”是说指头的细。这样多用叠字,有活动的趣味。又如: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采采”是水流的声音,“蓬蓬”是“蓬蓬勃勃”,就是春草刚刚发芽的气象。

    宋朝最有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男人也都佩服。她的那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是非常闲得没什么可作的时候。好像掉了东西以后的那感觉。用别的话说“忽忽如有所失”。后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着“乍暖还寒时候”,一气呵成,十分出色。

    底下就是旧文学喜欢骈偶。用的也非常巧妙而整齐。例子太多,不能列举。比方,白居易的: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白居易跟元稹是最好的朋友,住在隔邻,月亮好的时候一块儿在园子里散步,柳树青了,两家同在春光之中,这句里“三”,“两”都是用数目的,“径”,“家”,“夜”,“春”都是同样的名词。“月”和“杨”是名词,那么“明”和“绿”是形容词,而且都对称写法,又如: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惜花而早起,爱月而晚睡,这样一字一字都是对称的。

    中国的孩子在学作诗之前,先练习作对。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家塾里跟老师学作诗。先开始作对,字数少的对子。有一天先生出了“鸡唱晓”三字。我对了“鸟鸣春”。因为韩愈《送孟东野序》里有: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所以我利用了这三个字。先生十分喜欢,说我将来一定会作诗。后来对子的字数越来越多,有一天先生出题“王凝封发妇”。从前有个王凝,他出去远行,他的妻子为着表示自己的忠爱,把头发封了起来,等到他回来时,才打开,这是一段夫妻之爱的故事。我想了半天,对了“张敞画眉夫”。就是用张敞替太太画眉,也是一段记夫妻之爱的故事。作这样对子,必须记住好多类似的典故。又要工整,又要恰当。所以通晓中国文学,就有很大的负担,中国有很多丰富的文言的句子。用白话写的人,也不能完全舍弃文言的。比方白话说好的人,就是“好人”,以外没有别的。文言说的时候就可以说“仁人”,“善人”等等,白话“想一想”,文言就可以有“考虑”,“思想”,“研究”等等的话。

    旧文学的时代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心全集第三卷简介 >冰心全集第三卷目录 > 1949年怎样欣赏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