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49年怎样欣赏中国文学
乐是没有的。我们也可以说东洋没有好的音乐。中国人以为:“琴者禁也”,弹琴为的是禁止感情奔放,必须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扫地焚香,慢慢的弹,所以绝不会有豪放、激烈的音乐。西洋的伟大的音乐家是衣冠不整,头发散乱,甚至于吐着血演奏。这样的音乐在中国人看来反以为不得性情之正。中国人太重平衡,平抑情感,那就不会创造出好音乐来的。中国旧文学之特性这次我要讲的是中国旧文学的特性。是旧文学有什么特色,与新文学有哪一点不同。这也跟上回所讲的文学的背景的国民性一样,也有好处也有坏处的。旧文学的第一特性是旧文学是用文言写出来的。到过中国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方言,大体分为四种,第一是黄河流域的方言,第二是长江流域的方言,第三是广东的方言,第四是福建的方言。中国有这么多的方言,国家怎么能统一呢?那唯一统一的力量,就是中国的国文。中国历代的政令、军令、天子的圣谕,文武官厅的布告,都是以文言写的。朋友之间的信函也是如此,所以虽然语言不通,在文字上可以互相了解。所以说中国的文言维持了中国的统一。

    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国的旧文学,从古以来,以“文以载道”——以文章来维持道义——为目的。文章应当为宣传伦理思想而写的。不载道的文章,不能说是正派的。换言之,中国古人写文章,是以维持世道人心为目的。当然作者想写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载道”的东西。可是为了这种传统,想写的都不敢写出来,写出来的不得已而用匿名,这里有一个好例,陶渊明的《闲情赋》写的非常之好,但梁昭明太子就批评他说:

    “白璧微瑕,唯有闲情一赋。”就是说陶渊明的诗,都像白玉那么洁白,中间的微瑕就是《闲情赋》。可是我认为陶渊明作品里,最好的是这篇赋。孟子说:

    “食色性也。”食和男女间的情,是人的本性。《孟子》里,还有: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但是,“腐儒”们都要禁止这种自然的感情。

    《闲情赋》的内容,是这种自然之情。

    全篇很流丽而且比喻也极好。比如:

    “愿在衣而为领……愿在裳而为带……愿在发而为泽……愿在眉而为黛……愿在莞而为席……愿在丝而为履……愿在昼而为影……愿在夜而为烛……愿在竹而为扇……愿在木而为桐……”是有十种的比喻。可知陶渊明的想象力之丰富。陶渊明是一个豪放旷达的人,文章是非常高超淡泊。但是在这《闲情赋》里就充满了缠绵细缜的情绪。文学本来是应该用来发抒各种感情,假使压迫了某一方面,不使它发泄,那是很不好的。这“文以载道“就埋没了多少好的文章。

    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好的小说。比如,这些杰作。可是当时的腐儒,都说这些书“诲盗”、“诲淫”,加以禁止。提到小说稗官,根本就看不起这类文字,因此压迫了多少作家,埋没了多少好的文章。

    第三,就是旧文学过重修辞。中国旧文学的修辞方法,是非常细密,而且深刻的。比方:

    “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髭。”文人作诗在斟酌一个字的时候,苦心孤诣,把胡须都捻断了。在文章里的斟酌,叫作“推敲”。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就是唐朝的诗人贾岛吟成了一首诗中的两句: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他想还是“推”字好呢?还是“敲”字好呢?在道路上构思。用手一边推一边敲的时候,撞到韩愈的车边。韩愈问他,贾岛说明缘由。韩愈说“敲”字好。以后他们就成了朋友。“一字推敲”这一句话也流传下来了。为什么“敲”字好呢?若用“推”字表明门还没有上锁,是预先约定的,可是“敲”字是表明看见月亮,趁着高兴走来拜访。都着重意境。若是一个字,把意境表现得更好,就成了“一字之师”。而且音韵方面,也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心全集第三卷简介 >冰心全集第三卷目录 > 1949年怎样欣赏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