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

    我还未开口,周梅先接过名片:谢谢,但我们更想先做个钓鱼教学视频,让更多人看懂水面的波纹。

    她转头看我,梨涡里盛着初秋的阳光,对吧,林博士

    我望着她身后的钓友们,老李正对着镜头比耶,手机屏幕映出我们的倒影。

    湖风带来远处的汽笛声,而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比如手中这根融合了星辰与湖水的鱼竿,比如身旁这个让科学与生活共振的女人,还有那些在质疑中依然闪烁的,关于热爱与勇气的微光。

    9

    跨界共赢

    颁奖仪式结束后的那个傍晚,青雀湖的水面被夕阳染成蜜色。

    人群渐渐散去,周梅蹲在岸边收拾渔具,动作轻缓得像是在整理一件稀世珍宝。

    我握着奖杯走过去,金属表面残留的体温混着她身上的茉莉香,在潮湿的空气里氤氲开来。

    恭喜你,林博士。

    她直起腰时,鬓角的碎发被风吹乱,我鬼使神差地伸手替她别到耳后,指尖触到她发烫的耳垂。

    她愣了一瞬,随即低头轻笑:奖杯还没捂热,就想着耍帅

    当晚,我的手机几乎被消息轰炸到死机。

    渔具厂商的合作邀约、科普平台的节目邀请,还有实验室导师发来的长消息:林深,你的跨界研究或许能为暗物质探测提供新思路……

    我划着屏幕,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厨房。

    周梅系着碎花围裙熬鱼汤,水蒸气模糊了她的侧脸,却遮不住嘴角的笑意。

    在看什么她端着热气腾腾的鱼汤走来,瓷碗边缘还沾着几粒葱花,明天要去谈合作

    我点点头,握住她被烫红的手指:但我想先做一件事。

    第二天清晨,我们带着自制的钓鱼装备来到福利院。

    孩子们围着智能鱼漂叽叽喳喳,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鱼竿上流转的蓝光惊呼:像星星掉进水里啦!

    周梅蹲下来教他们辨认鱼漂的信号,阳光落在她发间的银丝上,温柔得不可思议。

    合作洽谈会上,渔具巨头抛出千万级投资,条件是将技术应用于高端钓具。

    我们可以把超导鱼竿卖到五位数。负责人推了推金丝眼镜,想想利润空间。

    我望向窗外,周梅正在院子里和钓友们调试新改良的平价版鱼漂,老李的笑声穿透玻璃传来。

    我拒绝。我说这话时,想起福利院孩子们摸到鱼竿时眼里的光,我的技术,要让每个钓鱼人都用得起。

    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周梅轻轻的掌声打破沉默。

    她起身时,银杏吊坠在胸前晃动: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只收成本价。

    日子在忙碌中飞快流逝。

    我们的量子钓鱼学院在青雀湖畔挂牌那天,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客人——

    实验室的同事带着最新的科研数据,福利院的孩子们举着自制的鱼漂,甚至还有国外的钓友通过视频连线祝贺。

    周梅站在人群里,悄悄抹了把眼泪。

    深夜整理资料时,我在她的钓鱼笔记里发现了夹着的机票。

    洛杉矶-北京,出发日期是下个月。你儿子……我拿着机票的手微微发颤。

    她从背后环住我,下巴抵在我肩头:他说,想见见那个让妈妈重新笑起来的人。

    窗外的月光洒在我们共同设计的新型鱼线上,纳米材料折射出细碎的光。周梅突然指着电脑上的鱼群迁徙模型:你看,这些轨迹像不像星系图我转身吻住她的唇,所有的答案都化作这个绵长的吻——

    原来宇宙的奥秘,真的藏在每一道波纹里,藏在她眼角的笑纹里,藏在我们共同书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高能物理我不行,改行钓鱼我第一简介 >高能物理我不行,改行钓鱼我第一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