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更令李睿震惊的是,刺史提到一个关键细节——阿史那思摩曾炫耀自己在大唐朝廷中有通天的关系。
通天李睿追问,什么意思
他说...说朝中有大人物与他合作,连陛下都...
放肆!李睿厉喝,敢污蔑圣上!
刺史吓得连连磕头。李睿命人将他押下,又亲自审问那个突厥密使。起初对方拒不开口,直到李睿用突厥语说了几句话,密使才脸色大变。
你...你怎么会知道...
本宫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李睿冷笑,说吧,阿史那思摩现在何处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经过一夜审讯,李睿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情报——阿史那思摩计划在边境制造事端,引诱大唐出兵,然后突厥主力将趁机南下!
何时动手
下...下个月圆之夜...
李睿立刻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然后他召集所有随行官员,重新部署齐州防务,严查可疑人员,同时开仓放粮,安抚百姓。
殿下,此事重大,是否等陛下旨意...杜构谨慎建议。
来不及了。李睿斩钉截铁,边境百姓安危要紧,一切责任本宫承担!
第十八章
父子博弈
长安,两仪殿。
李世民看完李睿的急报,脸上看不出喜怒。侍立的王德小心翼翼地问:陛下,要派兵支援太子吗
不急。李世民放下奏折,朕倒要看看,太子会如何应对。
可是万一突厥真的大举入侵...
王德啊,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危机也是机遇。
三日后,又一份急报送达——李睿未经请示,已擅自调集河南道、河北道府兵共三万,开赴边境!
大胆!李世民拍案而起,眼中却闪过一丝赞赏,不经朝廷决议,擅自调兵,他想造反吗
满朝哗然。有大臣弹劾太子专权,建议立刻召回问罪;也有大臣为太子辩解,说事急从权,当务之急是应对突厥威胁。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时,边境传来战报——突厥果然大举来犯,但遭到早有准备的大唐军队迎头痛击,损兵折将而逃!而指挥这场大胜的,正是太子李睿!
陛下!捷报使者跪地禀报,太子殿下亲临前线,率军击退突厥五万大军,斩首万余!阿史那思摩被生擒,已押解回京!
朝堂一片欢腾。唯独李世民沉默不语,只是命人将捷报收起。
传旨,良久,李世民开口,太子即刻返京复命。
当夜,李世民独自站在两仪殿前,望着满天星斗。内侍来报,阿史那思摩已被秘密押至大理寺。
带他来见朕。李世民淡淡道,朕要亲自审问。
大理寺密室内,阿史那思摩被除去枷锁,赐座看茶。若有人看到这一幕,定会惊掉下巴——这个本该是阶下囚的突厥人,竟与大唐皇帝平起平坐!
计划失败了。李世民冷声道,你太让朕失望了。
陛下恕罪。阿史那思摩竟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话,实在是太子殿下...太过精明。
朕的儿子,自然不差。李世民冷笑,不过,这场戏还没完。
阿史那思摩不解:陛下的意思是...
你明日越狱逃走,继续联络山东残余势力。李世民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朕要看看,太子还能给朕什么...惊喜。
阿史那思摩领命而去。李世民独自坐在黑暗中,手指轻叩扶手。
睿儿啊,你会恨朕吗他轻声自语,但这就是帝王之路...鲜血铺就的道路。
第十九章
凯旋与阴影
十日后,李睿率军凯旋。长安百姓自发涌上街头,争相一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