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明察秋毫,体恤民情,确有人君之相。
比之承乾如何
恕臣直言,魏征正色道,前太子刚愎自用,亲近小人,与今太子判若云泥。
李世民轻笑:你倒是直言不讳。不过...他话锋一转,太子近来可有异常
魏征略一思索:殿下行事光明磊落,唯有一事...似乎对突厥格外关注。
突厥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详细说说。
片刻后,魏征告退。李世民走到龙案前,取出一份密折,正是李睿今日收到的那封岭南来信的副本。
睿儿啊睿儿,李世民轻声自语,你会如何应对朕的这些...小小考验呢
第十七章
齐州之行
三日后,李睿率队离开长安,亲赴山东查案。李世民不仅准奏,还特意调派了三百玄甲军护卫。
父皇这是保护还是监视出城路上,赵虎小声嘀咕。
都是。李睿不以为意,传令下去,沿途严明军纪,不得扰民。
队伍行至洛阳时,一名自称齐州司马派来的信使求见。
殿下,我家大人有密信呈上。信使递上一封火漆封缰的信函。
李睿拆开一看,信中齐州司马王敬直陈当地官员与士族勾结抗税的内情,并提到一个关键信息——有突厥商人在士族家中秘密出入。
告诉你家大人,本王...不,本宫三日后到齐州,让他准备好详细证据。
信使离去后,李睿立刻召来杜构:你先行一步,暗中查访这个突厥商人的底细。
杜构领命而去。李睿则按原计划继续前行,沿途考察民情,接见地方官员。让他意外的是,所到之处,百姓对太子殿下的称颂不绝于耳。
殿下在河南道抗疫的事迹,早已传遍天下。一位老县令恭敬地说,百姓都说殿下是仁太子。
仁太子李睿心中苦笑。这个称号不知会引来父皇的欣慰还是猜忌。
三日后,队伍抵达齐州。刺史率众官出城相迎,场面隆重。然而李睿敏锐地注意到,刺史眼神闪烁,言辞间多有回避。
殿下远道而来,下官已备好接风宴...
不必了。李睿摆手,直接去府衙,本宫要查阅近年赋税账册。
府衙内,李睿仔细检查账目,很快发现端倪——齐州赋税连年减少,但账面上却看不出具体原因。
去岁黄河水患,收成减半,故而...刺史支支吾吾地解释。
是吗李睿冷笑,取出一份密报,可本宫沿途所见,齐州去岁风调雨顺,粮仓满满。刺史大人,欺君之罪可是要掉脑袋的!
刺史腿一软,跪倒在地:殿下明鉴!下官...下官也是迫不得已啊!
就在此时,杜构匆匆进来,在李睿耳边低语几句。李睿眼中精光一闪:带上来!
两名侍卫押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胡人进来。那人高鼻深目,一看就是突厥贵族。
刺史大人,认识这位吗李睿冷声问。
刺史面如死灰:不...不认识...
不认识李睿拍案而起,那为何本宫的人在你别院中抓到他又为何他身上有与你往来的密信
原来,杜构提前潜入齐州,暗中跟踪刺史,果然发现他与这个突厥密使秘密会面,当场人赃俱获。
殿下饶命!刺史崩溃大哭,是阿史那思摩逼下官这么做的!他说...说只要拖住朝廷赋税,就保下官全家富贵...
阿史那思摩李睿心头一震。这个本该在去年昆明池事变中被杀的突厥特使,竟然还活着
详细说来!
刺史交代,阿史那思摩去年并未随太子李承乾一同离京,而是暗中潜伏下来,一直与山东士族勾结,意图制造混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