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蝇头小楷批注:原花仙白骨,因私盗月精石,魂归忘川,永不得超生。
永不得超生孙悟空的声音陡然沙哑。他将生死簿狠狠摔在地上,金箍棒插入忘川河心,搅得河水倒卷而起。墨黑色的河水泛着磷光,无数怨魂在漩涡中尖叫上浮,却唯独不见那抹素白的身影。
孟婆端着汤碗颤巍巍走来,苍老的脸上满是悲悯:上仙息怒...那白骨仙子三百年前就该入轮回,却因执念守在花果山,魂魄早已残破不全。如今形神俱灭,连孟婆汤都喝不上了...
孙悟空呆立忘川边,任河水浸透金箍棒。河水冰冷刺骨,像极了她当年指尖的温度。他想起初见时她指骨上的桃花绢,想起三打时她藏在袖中的半句诗,想起火焰山前她替他挡下的佛光。原来她早就知道结局,却还是跟了他五百年,从花仙等到白骨,从白骨等到魂散,始终没说过一句怨言。
南风...知我意吗他喃喃自语,突然挥棒砸向奈何桥。石桥剧烈震动,桥身的符文纷纷剥落,忘川水底浮起一片发光的绢——正是那半卷《西洲曲》,上面用魂血写着完整的诗句: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一愁。
南风知我意,吹到梦西洲。
绢帛在他掌心轻轻震颤,仿佛她当年在海边绣莲时的呼吸。他小心翼翼将残绢收进怀里,转身离开地府,金箍棒拖在地上,留下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如同他心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4
灵山雷音寺:佛说放下,情难自禁
取经归来的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莲台设在如来身侧第三重。灵山的佛光纯净温暖,能涤尽三界尘埃,却照不暖他心底那片忘川河般的寒潭。每当月圆之夜,他便独自坐在莲台上,望着东胜神洲的方向——那里曾有座花果山,有个等他的白骨仙。
观音菩萨看出了他的执念。某天讲经完毕,她持着玉净瓶走到他莲台前,杨枝上的甘露滴在他眉心:悟空,世间八苦,爱别离最苦。那白骨仙子本是你的情劫,如今你已成佛,当放下尘缘,方能得大自在。
放下孙悟空捏碎了手中的佛珠,粒粒舍利子在掌心化作齑粉,她等了俺老孙八百年,从花仙等到魂散,俺老孙岂能说放下就放下他想起忘川河底的诗绢,想起她最后微笑的模样,心口的刺痛让他几乎从莲台坠落。
执念太深,反成枷锁。观音轻叹,玉净瓶中的甘露泛起涟漪,映出白骨当年在花果山绣月的场景,你可知她为何私盗月精石只因天帝说,唯有月精石的光芒,能照亮你破石而出的路。
孙悟空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原来那诅咒的源头,竟是为了他。他腾云来到藏经阁,翻阅所有关于西洲的经文。在一卷虫蛀的《阿含经》残卷里,他找到了记载:西牛贺洲极西,有岛名西洲,岛上生不死草,叶如蝶翼,根似星芒,需以成佛者心头血浇灌,方可复活亡魂。
成佛者心头血...他望向自己金光护体的双手,突然拔出耳后的金箍棒。棒尖划破胸膛的刹那,金色的血液滴入玉净瓶中,每一滴都带着成佛后的无上法力。他瞒过诸佛,再次飞往西洲,莲台上的佛衣被罡风吹得猎猎作响,像一面投降的白旗。
西洲岛笼罩在永恒的月华中,岛上没有飞鸟走兽,只有悬崖上生长着几株幽蓝的草。叶片在月光下如透明的蝶翼,根部深扎岩缝,闪烁着星芒般的微光。孙悟空将心头血洒在草上,不死草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光点汇聚成白骨的魂体。
她还是初见时的模样,素白襦裙,眉尖朱砂,只是身形比在尸魔岭时更加虚幻。石猴...她望着他胸口的伤口,眼中满是疼惜,你已成佛,我已是魂,仙魔殊途,何必再续
俺老孙不当这劳什子佛了!孙悟空扔了佛冠,金箍棒重重顿在地上,当年说要带你做真花仙,便要说到做到!他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