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一只冰冷的手死死扼住。

    江屿动了。他像是才找回自己的意识,猛地朝我冲过来,脚步踏在积水的地面上,溅起一片水花。他冲到我面前,近得我能看清他睫毛上挂着的水珠和他眼中翻涌的复杂情绪——震惊、不解、慌乱,还有一丝……痛心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声音却被风雨堵在喉咙里。

    那把黑色的折叠伞从他无意识松开的手指间滑落,啪嗒一声掉在湿漉漉的水泥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滚了两下,不动了。

    ---

    那场暴雨之后,世界仿佛被悄然重置。江屿依旧会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但那种带着戏谑的小榜样称呼消失了,堵在走廊的恶作剧也彻底绝迹。他不再像一阵捉摸不定的风,而是变成了一种稳定、温和的存在,带着一种我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近乎小心翼翼的认真。

    几天后的图书馆,图书馆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到4翻阅纸张的哗哗声。我的数学卷子摊开在面前,最后两道大题像两座沉默的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那些复杂的符号和图形在眼前模糊成一片毫无意义的墨团。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越缠越紧,让人窒息。我烦躁地合上卷子,把脸埋进臂弯里,冰冷的绝望感一点点从心底蔓延开。

    卡壳了

    一个刻意压低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我惊得抬起头。

    江屿不知何时坐在了我旁边的空位上。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带着调侃的笑,脸上是一种平静的专注。他手里拿着他自己的卷子,另一只手捏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

    这道,他指了指我卷子上那道让我头痛欲裂的立体几何,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辅助线不是引到那里。他拿起我的铅笔,动作很轻,笔尖点在图形的一个角上,试试看这里。他的指尖没有碰到我的手,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我怔怔地看着他点出的位置,脑子里那团乱麻似乎被他的指尖轻轻拨开了一条缝隙。我迟疑地拿起笔,顺着他的提示尝试画线。思路意外地开始流动,虽然依旧滞涩,但不再是彻底的黑暗。

    对,就这样,他适时地鼓励,声音低沉而温和,辅助线是桥梁,把看似无关的点连起来。解题是这样……他顿了顿,目光从卷子移到我脸上,那双漂亮的桃花眼在教室的日光灯下显得格外清澈专注,很多事情,也是这样。

    我的心猛地一跳。他的目光仿佛带着温度,穿透了我习惯性的躲避,直直地落在我心底某个被刻意冰封的角落。那句意有所指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的小石子,漾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他是在说解题还是在说……别的什么

    他不再多言,低头继续看我的卷子,耐心地指出我解题步骤中的逻辑跳跃和计算错误。他的讲解清晰而简洁,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或居高临下,只有一种纯粹的、想要帮助理解的认真。一种奇异的、陌生的暖流,随着他低沉平缓的语调,缓慢地浸润着我冰冷而紧绷的神经。那种一直紧紧攥着我的、名为我不行的冰冷拳头,似乎在他的声音里,极其轻微地松动了一丝缝隙。

    从那以后,图书馆那个靠窗的角落,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据点。放学后,或者周末,他总会抱着一堆书出现,有时是竞赛题,有时是复习资料。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地制造存在感,而是安静地坐在我对面,专注地做自己的事。但每当我对着题目眉头紧锁,咬着笔杆迟迟不动,或者只是长时间地对着窗外发呆时,他总能敏锐地察觉。

    这题他会轻轻敲敲桌面,把我的神思拉回来。然后,用他那特有的、条理分明的思路,一步步引导我,像在黑暗的迷宫里耐心地为我点亮一盏盏小灯。他很少直接给出答案,总是问:你觉得下一步该怎么走为什么选这个方法逼迫我去思考,去建立自己的逻辑链条。

    坐标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他走后,我的光也熄灭简介 >他走后,我的光也熄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