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作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一年科举考试的时间。这次考试完全按照新制度执行,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没有出现任何作弊现象。

    考试结束后,方君逸亲自参与阅卷工作。他发现这次考生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一些寒门子弟的文章,质量上乘,见解独到。

    看来改革是成功的。方君逸欣慰地对同僚说道,只有公平竞争,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榜单公布当天,方君逸特意来到贡院观看。和往年一样,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不同的是,这次所有人都对结果心服口服,因为他们知道这次考试是公平的。

    新科状元是一个来自偏远山村的寒门子弟,名叫赵明德。他的三篇文章都写得极好,特别是策论,对当前的政治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

    赵状元,恭喜你。方君逸上前祝贺。

    多谢方大人栽培。赵明德恭敬地行礼,若不是大人整顿科举,学生这样的寒门子弟怎么可能有今天

    你能高中,靠的是自己的才学,与我无关。方君逸谦逊地说道,希望你将来能够为国为民多做实事。

    学生谨记大人教诲。

    看着这个年轻的新科状元,方君逸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相信,在新的制度下,会有更多像赵明德这样的寒门才子脱颖而出,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

    第八章

    桃李满天下

    方君逸在翰林院任职三年,科举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朝廷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皇帝也多次在朝堂上表扬他的功绩。

    这一年,方君逸被提拔为翰林院学士,成为朝中的重要官员。年仅二十八岁就能位居如此高位,在当朝实属罕见。

    升职当天,同僚们纷纷前来祝贺。大家都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学士钦佩不已。

    方学士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真是我辈楷模。

    方学士整顿科举的功绩,必将载入史册。

    面对众人的赞扬,方君逸依然保持谦逊:诸位过誉了,君逸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江墨轩在边疆病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方君逸心情沉重。虽然江墨轩背叛了他,但毕竟是十年同窗,如今天人永隔,还是让他感到难过。

    墨轩,你若在天有灵,希望你能明白我当初的苦心。方君逸在心中默默祈祷。

    为了纪念这段同窗情分,方君逸决定资助一些贫困学子读书,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在京城设立了一个寒窗书院,专门招收家境贫困但有才华的学子。书院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食宿,让这些孩子能够安心读书。

    消息传出后,各地的贫困学子纷纷前来求学。方君逸亲自面试每一个申请者,确保招收的都是真正有才华的孩子。

    书院开办第一年,就招收了五十名学生。这些孩子来自天南海北,有的是农家子弟,有的是商户之后,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境贫困但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方君逸经常到书院视察,与学生们交流。他发现这些孩子学习非常刻苦,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先生,我们将来能像您一样高中状元吗一个学生天真地问道。

    能否高中状元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方君逸语重心长地说道,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品格才是立身之本。

    在方君逸的精心培养下,书院的学生们不仅学业进步很快,品德修养也不断提升。他们都以方君逸为榜样,立志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三年后,书院的第一批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令人惊喜的是,五十名学生中有三十八人中举,其中还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年同窗情一朝成仇敌简介 >十年同窗情一朝成仇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