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年后的春天,我的个人画展在画廊开幕。
主题是《乌云背后的光》,二十幅画作里,乌云都裂着缝隙,透出或金黄、或银白的光。
观众们站在画前低声讨论,有人说像破局的希望,有人说像久雨后的太阳。
我站在展厅角落,看见父母坐在后排折叠椅上。
爸爸穿着那件黑色大衣,妈妈围着新织的灰色围巾,两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的画。
妈妈忽然抬手擦了下眼睛,爸爸则轻轻拍她的背,就像那年在海边,他们哄孟婉青时的模样。
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的目光始终停在画上,停在我用画笔编织的世界里。
画展结束时,观众陆续离场。
我走到父母面前,从帆布包里拿出两张机票:我下个月要去参加国际围棋比赛,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去看看。
爸爸愣了愣,接过机票时,指尖微微发抖。
妈妈抬头看我,眼里有惊喜,也有小心翼翼的期待。
我转身走向画廊门口,阳光透过天窗洒在背上,暖融融的。
玻璃门外,樱花正簌簌飘落,粉色的花瓣落在爸爸的大衣上,妈妈伸手去拂,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被阳光拉得很长。
深夜回到公寓,我翻开枕头下的日记本。
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七年前的字迹:他们总说会补偿我,可我只想要爸爸妈妈。
指尖划过那些字,我拿起笔,在最后一页写下新的句子:
那年海边的浪打湿了记忆,却冲不散血缘里的羁绊。他们用三年时间学会如何去爱,而我用三年时间学会如何原谅。或许爱从来不会缺席,只是有时会迷路,在乌云背后兜兜转转,最终找到该照的人。
窗外,温哥华的星子亮得像碎钻。
我合上日记本,把它放进抽屉最深处,那里还躺着外婆的玉镯,泛着温润的光。
关掉手机,我拉开窗帘,夜风裹着樱花的香气涌进来。远处,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新的一天,正从乌云背后缓缓走来。
棋赛那天,爸爸穿着熨得笔挺的西装,妈妈特意换上了红色羊毛衫。
他们坐在观众席,看着我在棋盘前落子如飞。
我抬头看了一眼,他们蹙着眉,似乎比我还要紧张。
我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十岁那年,我在少年宫赢得第一场棋赛,他们把我的奖杯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只是后来孟婉青来了,奖杯被收进储藏室,落满灰尘。
但此刻,那些灰尘早已被时光擦净,剩下的,是眼前两张因兴奋而泛红的脸,是他们看我时,眼里重新亮起的光。
我赢了。
比赛的冠军可以回国参加下一轮比赛,这是属于我的机会。
散场时,妈妈忽然指着天空:快看,彩虹!
我抬头望去,雨后的天空裂开道缝隙,七色彩虹横跨其间,像极了我画里的光束。
爸爸掏出手机要拍照,妈妈忙着整理我的头发,说要把彩虹和珠珠一起拍进去。
当晚,窗外的星光很亮,我打开台灯,在日记本上写下几个新的字:
乌云会散,阳光会来,爱会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