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染......
但草木染产量低,林晚晴打断他,现在是市场经济,客户不会等咱们。
冲突在暴雨夜爆发。周小雨冲进染坊,关掉正在倾倒化学染料的阀门:这些废水会污染河里的鱼!林晚晴举起手中的订单:这批围巾要的是宝蓝色,草木染根本染不出来!
那就创造能染出来的草木染!周小雨抓起桌上的《天然染料研究》,省纺织研究所的专家说可以试试蓝草+五倍子......
窗外惊雷炸响,林晚晴突然想起1985年供销社查封那天,女儿举着捐赠记录的模样。她放下订单,接过女儿手中的蓝草标本:好,咱们试试。
1993年元旦,林晚晴的晴雨集团正式挂牌。老蝴蝶牌缝纫机被搬进陈列室,旁边是新引进的电脑绣花机。周建军作为技术顾问,每天都会来擦拭机器,轮椅后方的靠垫上,绣着周小雨设计的云纹图案。
晚晴,南巡讲话里说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周建军指着报纸上的黑体字,咱们是不是该引进外资林晚晴正在看周小雨从深圳寄来的设计图,模特身上的旗袍绣着电子元件图案:外资可以引进,但品牌要握在咱们手里。
1994年,林晚晴收到了第一封受资助学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女孩在信里说,是药膳蛋烘糕治好了她的胃病,让她能安心读书。周小雨把这封信裱起来,挂在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墙上,旁边是她获得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银奖的刺绣作品。
妈,我想把希望工程捐赠跟品牌绑定,周小雨转动着手中的顶针——这是林晚晴传给她的信物,每卖出一件绣品,就捐出一角钱。林晚晴看着女儿办公桌上的设计稿,上面的旗袍领口处,绣着一朵金色的向日葵。
1998年,周小雨带着她的数码刺绣系列参加巴黎时装周。林晚晴在电视上看见女儿站在T台中央,身后的投影幕布上,老缝纫机的齿轮与电脑代码交织成网。这项技术融合了传统蜀绣与3D打印,周小雨对着镜头说,灵感来自母亲的顶针和父亲的算盘。
与此同时,林晚晴在国内忙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食品厂的蛋烘糕生产线被迫缩减,她却在此时做出惊人决定:收购濒临倒闭的县服装厂,改造成传统工艺保护基地。机器会过时,她在股东大会上说,但手艺不会。
6
时代的回声
2001年冬天,周建军在轮椅上听完了中国加入WTO的新闻。他抚摸着陈列室里的老缝纫机,对林晚晴说:咱们的绣品,终于能名正言顺地出国了。三个月后,他在睡梦中离世,手中攥着那枚五分镍币,窗外飘着1983年同款的雪花。
林晚晴把丈夫的骨灰撒在公社的小河边,那里曾是他们第一次摆摊卖蛋烘糕的地方。周小雨从巴黎赶回来,脖子上戴着用缝纫机零件改制的项链:爸说过,他的命是这台机器缝补回来的。
2018年,林晚晴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代表登上央视舞台。主持人拿起她的顶针:这枚顶针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它缝补过破碎的家庭,她轻轻擦拭顶针,也缝补过一个时代的伤口。
镜头切换到周小雨的时装发布会,模特们穿着绣有二维码的旗袍,扫描后会播放80年代的缝纫机声与远处公社大喇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片段。
2025年春天,林晚晴坐在晴雨博物馆的老缝纫机前,接待前来采访的年轻记者。玻璃展柜里,1983年的四川省粮票、1985年的《药食同源目录(征求意见稿)》、1992年的广交会订单依次排列。
林女士,您觉得改革开放给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记者举起录音笔。
林晚晴踩动踏板,缝纫机发出咔嗒声,与远处智能工厂的机器声、博物馆外学校播放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形成三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