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脱不了干系!

    姚广孝慢条斯理地合上书本,干枯的手指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柳大人可知,这《农书》里记载的‘区田法’,能让荒地亩产翻倍

    他忽然笑起来,笑声震得铁笼哐当作响,陛下要修《永乐大典》,要郑和下西洋,哪样不要钱勋贵们占的那点田,不过是...

    住口!

    柳长青抽出朱棣亲赐的

    镇田铁尺,尺身镌刻的蟠龙纹泛着冷光。这铁尺本是丈量土地的工具,此刻却成了刑具。他将铁尺重重砸在铁笼上,火星四溅:您说的‘田谋三策’,分明是借佛田之名,行兼并之实!

    地牢深处突然传来锁链拖拽的声响。几个锦衣卫押着颤巍巍的老吏进来,那人怀中抱着的,正是姚广孝吞进腹中又被催吐出来的田契。柳长青展开皱巴巴的纸张,借着摇曳的烛光,看清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

    ——此田可引吴淞江水灌溉宜种占城稻,字里行间藏着的,却是

    以寺产为名,行圈地之实

    的阴谋。

    原来如此!

    柳长青倒吸一口凉气,您表面上献策安民,实则为勋贵指明夺田捷径!郑和带回的粮种,疏通吴淞江的水利工程,都成了你们兼并土地的幌子!

    姚广孝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如鹰:柳大人,你以为仅凭几道田律,就能止住靖难以来的土地乱象那些跟着陛下打天下的功臣,哪个不是想要分一杯羹

    他猛地抓起铁笼,铁链哗啦作响,看看这诏狱,关着的都是建文旧臣,可真正该坐在这里的,是...

    够了!

    柳长青举起铁尺,却在落下的瞬间停住。他忽然想起朱棣在奉天殿说的话:姚少师虽有罪,然其策于国于民,尚有可用之处。

    就在这时,地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太子朱高炽手持明黄诏书,在烛光中疾步走来:柳卿,父皇有旨!姚广孝虽罪无可赦,但其所注《农书》与‘田谋三策’,着令收入《永乐大典》。另命柳长青即刻赴任,统领新设的‘鱼鳞暗察使’!

    柳长青浑身一震。他望着手中的镇田铁尺,又看看铁笼中的姚广孝,忽然将铁尺狠狠插入地砖: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暗察使一职,臣实难胜任!臣愿戍守北疆,以赎未能彻查田讼之罪!

    朱高炽愣住了,诏狱内一片死寂。姚广孝突然又笑起来,这次的笑声中带着几分苍凉:好个柳长青,倒是比我这老和尚看得通透。这鱼鳞册虽好,可丈量天下土地,得罪的何止是勋贵

    地牢的烛火突然摇曳不定,一阵穿堂风卷着细沙吹进来。柳长青闭上眼睛,想起在皇庄火场的那个夜晚,热浪灼身,磷火漫天,毕松幼子的哭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他知道,这场土地改革,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就在此时,夏原吉匆匆赶来,手中捧着新制的《永业田契》:柳大人,这田契以桑皮纸制成,钤有户部、工部双印,还绘有田亩形状图,堪比鱼鳞,故名为‘鱼鳞册’。此契一出,土地产权便有了铁证!

    柳长青接过田契,指尖抚过上面细密的纹路。确实,田亩形状、四至边界、业主姓名,无一不全。但他更清楚,勋贵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

    果然,当他们带着新制的鱼鳞册和永业田契来到成国公府时,迎接他们的是成国公府家丁明晃晃的刀枪。想丈量我家的田先过了我这关!

    家丁头目挥舞着大刀,刀刃划破空气发出刺耳的啸声。

    柳长青握紧镇田铁尺,沉声道:奉陛下旨意,丈量天下田亩,规范土地产权!尔等若敢阻拦,便是抗旨不遵!

    抗旨又如何

    家丁头目狞笑一声,率先冲了过来。柳长青侧身避开刀锋,铁尺横扫,重重击在家丁手腕上。只听

    咔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锦衣卫“瓜蔓抄”的“永乐田谋”简介 >锦衣卫“瓜蔓抄”的“永乐田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