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最后5发炮弹
    根据余程万师长26日上午的兵力部署调整,经过日军炮火两日两夜轰击、战斗减员已达四分之三的孙进贤第170团,退回城内整编,由杜鼎第171团接防西门。

    西城的城门口,交第3营第9连坚守。这个第9连的连长宋维钧,就是在江边扮作假日军的那个懂国术的连长,3营张照普营长牺牲后,就提升他担任了代理营长,而9连的实际连长是1排长李少兴。

    这个李少兴也非等闲之辈。他是57师的老弟兄,老弟兄即一入伍便在该部队,或该部队一成立就有他在的两层意思,共产党部队称之谓老底子,他是山东人,高大的身材,平时喜欢打篮球,是57师师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他与宋维钧一样,也是国术高手,从他粗壮有力的体魄就可以看出,他的身手不凡。

    “营长,您就放心吧,这西门口交给俺,他小日本就甭想进来,除非俺死了。”李少兴拍着胸脯对宋维钧说。山东人虽然说话都大大咧咧,但很少吹牛。事实上在李少兴还活着的时候,日本兵是没有攻进西门半步,城破失陷是在他壮烈殉国之后的事情。他实现了他的诺言。

    李少兴带了一排人把阵地设在鼎新电灯公司。从黄昏起,日军第120联队7000多人,聚集在西北城角外边,排开40多门大小火炮对城门和城墙猛轰。炸了一个多小时,盘旋在城门上空的日军侦察机,发现国军170团已转进城内,估计守军正在换防,就把这一情报传达给了地面日军步兵。和尔联队长认为是个好机会,就抽调了400多人,由小西门外顺着护城河外堤,扑向大西门。

    常德城大致是个三角形,如果把北门作为顶角,沿着沅江的城墙,那就是三角形的底边,大西门是由北到西,和山西到东的两线相交的对角。这对角的两翼,还残余了些城墙基,约有丈把高。城外的护城河像一口大池塘,宽的地方达100多公尺,窄的地方也有三四十公尺,长度约有2华里,它宛如一道天然屏障,紧护着这对角的西北线。应该说,西门的防守条件还是颇为理想的,怪不得李少兴敢拍胸脯保证。

    日军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决意利用自己的炮火优势来攻克西门。从傍晚起,第120联队在西大路正面,西北角,西方正面西南角,布置了3个炮兵阵地,对鼎新电灯公司一带,交叉着作大面积、大纵深的炮火轰击。单是这3个阵地,就有50多门炮,再加上西北角对城墙轰击的固定炮,起码有百门以上。不说机枪步枪的子弹了,就是这百多门炮发射出来的炮弹,在空中的弹道已经足够交织成一张天罗地网。烟雾弥漫中,那炮弹发射声,刺激空气声,落地爆炸声,让人耳朵里已分辨不出声音是来自何方。也分辨不出声音是炮还是枪的,这响音已造成了一片天倾地塌的声势。日军步兵就在这般炮火的掩护下,开始了波状密集队伍的冲锋。

    李少兴的阵地里有两座小碉堡,还有纵横的几道石头工事,他和排里的弟兄们就掩藏在这里面作拼死抵抗。他将两挺机枪据守两个碉堡,自己则亲自持着步枪,带了大部分弟兄在第一道散兵壕里作近距离的逆袭。日军的每一次攻势都被他这两个阶段击退:第一阶段,碉堡里的机枪交叉射击,先射毙一批;第二阶段,对付幸存冲过来的日军士兵,就挺上刺刀迎上前去肉搏,将他们赶下去。

    鏖战两小时,日军遗在阵前的尸首,已达百余具。和尔联队长分明知道西门口的中国守军不多,但却使他们蒙受如此大的损失,心里不免有些寒战,不仅是和尔,参加此次常德作战的所有日军指挥官,谈起57师,都已到达无不色变的程度了。于是和尔停止了这种进攻方法,抽调来一批后援部队,从鼎新电灯公司的西北面渔父中学附近,侧击过来。这个方向虽也是水稻田,不易立脚,但还有些零星的农舍可以掩蔽。

    这是第9连1排和2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简介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目录 > 最后5发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