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
    3

    冬至将至,宫中照例设宴,百官眷属皆得邀请入宫,我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这本是寻常朝廷礼数,然我心中却存了隐隐不安。

    一来,皇后素来不喜昭国出身之人,我这质子之女名义虽贵,实则尴尬;二来,这几日谢珩频入宫,归府后神色多有凝重,却从不多言。

    宴设乾宁殿,女眷自入后苑行礼。御花园中,寒梅初绽,宫女宦官络绎而行,唯有那些贵族夫人们的目光,锋利得如刀,落在我衣摆与发饰上。

    这位便是谢王妃果然是好气度。身着紫金鹭羽裙的一位贵妇走近,是户部尚书之妻王夫人。

    她一开口便是引子:听说王妃是昭国旧族所出,如今嫁入中原,是否还习惯

    我含笑应道:异乡之水亦能解渴,习不习惯,在于人心。

    旁人都笑,唯独皇后面色冷峻如冰。

    她端坐在主位之上,凤冠庄严,眼中却透着丝丝冷意。

    谢王妃年纪轻轻,倒有一副好口才。她举杯向我,既是和亲之义,便该和顺行事。昭国之女,入我大靖,应循我大靖之礼,不可越矩。

    我低头应道:臣妇谨记。

    皇后似笑非笑,又道:只听说,谢珩对你颇为看重,想必王妃定有过人之处。来人,赐座。

    言罢,太监搬来一张玉阶旁次席,比其他夫人近了整整两步,却也直对主位。

    我坐下,周围几道目光纷纷变色。

    这是明晃晃的警告——也许,是试探。

    宴席过半,忽有内侍传旨:谢王妃,陛下召见。

    我被引入偏殿,只见天子负手立于窗前,身着玄袍,鬓角微白,却依旧威严森然。

    你可识朕他头也不回地问。

    我低首回道:臣妇自幼于昭国所居,从未得见天颜。

    你父名唤何

    我一怔:昭国丞相,姝南亭。

    朕记得。他转过身来,淡声道,当年你父曾献策欲夺我边城一线,朕差点折将三千。你今日能坐在这谢府中,可知是谁保你一命

    我顿觉后背发凉,却依旧一字一句回道:谢珩保我性命,但我姝婉,愿以此生,回报大靖。

    皇帝定定看了我良久,忽而笑了:倒是个有胆识的。

    他走近我一步,目光森寒:可你若稍有异心,朕亦不会手软。

    我垂首应是,心中却已明白:宫中早已不安,大靖对昭国依旧疑忌,而我——正处风口浪尖。

    回府路上,谢珩罕见陪我同行。

    他并未问我与皇帝说了什么,只在马车中沉默了片刻,道:

    你不该一人入宫。

    我轻声回他:你不也日日独身行走于锋刃之上

    他低头,忽而握住我的手,掌心微凉,却带着实在的温度:以后若有风雨,莫再独挡。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谢珩并非无情,只是从未习惯与人并肩。

    而我,也不是弱柳扶风之人——我要在这波云诡谲中,活出一个姝婉的名字,而非任何人的附庸。

    ......

    人言后宅风波无关江山,其实错得离谱。

    一个家宅不宁,何以承载忠诚与权谋

    谢府近日风平浪静,但越是平静,越不寻常。

    三房谢姨娘的兄长,谢廉,忽在京中寻得一笔宫中织造的差事,虽不算高位,却掺了银子,自可添势。与此同时,府中药房突有异动,旧账本焚毁,新账目也未曾清点清楚。

    王妃,这药材流向查不清,奴婢以为......长嬷嬷俯首小声禀告,恐怕是有人借机贪墨,或是调包。

    我凝神细看那几张残留账目,其中一味药引极为可疑——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被嫁入敌国做王妃,我争当摄政王简介 >被嫁入敌国做王妃,我争当摄政王目录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