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又见面
状态。
沿海三十里内严禁居住,设哨所严密监控每一处动态。
沈严还命黄塘抓捕曾与崔家有所接触之人,并公开崔家谋反之事。
临安百姓得知崔家与倭寇勾结后,既震惊又愤慨。
黄塘随后公布了崔家未及销毁的部分证据,激起民愤,众人围攻崔家豪宅,以石块泄愤。
江南百年来饱受倭寇侵扰,这些倭寇横行无忌、残忍至极,东南沿海深受其害。
不知多少村镇和城市遭劫掠,无数女子受害,财产损失难以计数。
这一切皆因倭寇肆虐所致。
尽管官府曾声称部分民众与倭寇勾结,助纣为虐,但百姓多不信以为真。
如今临安人方知,勾结倭寇者竟就在身边,且为权贵阶层。
此消息怎能不引发众怒?沈严安抚百姓,承诺彻查涉倭权贵,并将倭寇彻底铲除。
他威望正盛,话出口即令人心安。
沈严同时联络丐帮弟子,搜集类似崔家的豪强线索。
在他与老瘸子看来,这类人往往身居高位、财力雄厚,精通贸易,以便于掩饰罪行或走私海外。
例如毁掉的崔家,便是典型。
此外,他们还涉及跨区域销赃,将南方赃物运往北方、高丽或东瀛。
这样一来,可将调查范围大幅缩小。
果然,经过丐帮与锦衣卫密探的侦查,在临安城内沈严一举逮捕了三家与倭寇勾结的商行或富商。
而在沿海的台舟府,又搜出五家涉及倭寇的商户或富商。
短短十日内,沈严在多个州府查处了十余家商户、富商乃至大家族。
一旦抓获,沈严毫不留情,全部处决。
对这种贪婪勾结倭寇的败类,他从不给予辩解机会。
但他同样确保不会错杀一人。
谁又能逃脱他的法眼?
台舟府,知府衙门。
“武国公,五十里内居民已全部撤至府城周边,十里设烽火台,发现倭寇即刻戒备。”
这位矮小文弱却声音洪亮的知府,是一名坚定的抗倭派领袖。
在他的带领下,倭患最严重的台舟府如今已成为倭寇闻风丧胆之地。
“赵知府,辛苦了。
接下来几日我会亲自前往沿海巡视,务必小心应对。”
沈严叮嘱道:“目前我们已铲除大部分倭寇暗桩及其同党。
这些倭寇凶狠残暴,定会反击。
我们要做好准备,让他们有来无回。”
赵知府听后躬身道:“请武国公放心,您的到来已极大鼓舞士气,无论守城士兵还是百姓,都斗志昂扬。”
“若倭寇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赵知府语气坚定。
沈严点头道:“若遇倭寇来袭而人手不足,可招募武林高手协助,费用由我承担,绝不亏待。”
“是。”台舟知府深受触动。
沈严因需前往沿海调查倭患,无法携带仪琳、周芷若及双儿同行,遂安排她们返回临安城等候他归来。
沈严、老瘸子与石奎自台舟府启程,向东进发。
越往东行,路上行人愈发稀少。
除却明军的哨塔外,不见他人踪迹。
可见赵大人行事颇为果断。
哨塔守军皆精神饱满,职责仅在于察觉倭寇迹象后燃起烽火,以便台舟府士兵与居民有所准备。
此乃其唯一职能。
仅作为预警之用。
随着三人渐近海岸,哨塔数量也随之减少。
海风携咸味气息轻抚沈严一行。
终抵东海之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