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2章 生辰难过
着菱花镜细细补上口脂——项源不过是块垫脚石,真正要紧的是让众人认定白怀瑾待她不同。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里,她摸出袖中玉连环。这是去年端午白怀瑾赠的,当时他说:“表妹聪慧,当知进退。”

    烛火映着玉上缠枝纹,徐雯琴忽然吃吃笑起来。她自然要进退得宜,毕竟白家少夫人的位置,合该是像她这般知书达理的。

    ……

    桑知漪正帮着表姐分拣香料,忽见长泰侯府家仆急匆匆闯进“梅煎素雪”。

    魏墨茵手中铜匙“当啷”跌进沉香木匣,碎香溅了满案。

    自她开了这间香饮铺子,婆母便三天两头寻由头敲打。

    “夫人,世子爷急信。”来人满身尘灰,双手呈上漆封战报。

    魏墨茵抖开信笺,脸色霎时惨白:“东陵骑兵分袭雍和郡,谢骏将军率五万铁骑出鸡鹿塞追击,在鹞儿岭遭伏……”最后几个字卡在喉间,信纸簌簌作响。

    桑知漪扶住摇摇欲坠的表姐。

    她记得鸡鹿塞,那是阴山最险要的关隘,谢钧钰曾指着沙盘说此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今五万精骑竟在自家地盘折戟沉沙,简直像天方夜谭。

    “世子说,卫国公府谢二公子至今下落不明。”家仆跪在地上,额角冷汗渗进青砖缝。

    香料铺子突然闷得喘不过气。

    桑知漪推开雕花木窗,初春寒风裹着碎雪扑进来。远处朱雀大街传来报童嘶喊:“北境大捷变惨败!骑兵全殁!”她这才惊觉,原来满城都在传这消息。

    当夜桑府灯火通明。

    父亲在书房摔了最爱的歙砚,兄长将舆图铺了满地:“东陵蛮子哪来这般能耐?鸡鹿塞往北二十里都是咱们的营寨!”

    桑知漪盯着烛火出神。

    三日前谢钧钰还信誓旦旦说“父亲不日返北境”,白怀瑾也保证“谢家自有后手”。可眼下这战报像记闷棍,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朝堂更是炸了锅。

    卫国公谢文渊在紫宸殿前跪到双膝渗血,龙椅上那位却连道影子都不肯施舍。御史台连夜写就的折子雪片般飞向御案,字字句句直指谢家“骄兵必败”。

    “五万铁骑啊!说没就没了!”茶楼里说书先生捶胸顿足,“当年高祖爷攒了三十年才凑足三万骑兵!”

    京城忽然刮起怪风。

    前些日子还争相邀谢家赴宴的权贵,如今都绕着朱雀街谢府走。

    桑知漪亲眼看见谢夫人去护国寺上香,往日簇拥的官眷们竟齐齐后退半步,仿佛谢家染了瘟病。

    转机出现在第七日。

    东陵狼骑连破雍和、太清两郡,劫掠的粮车在官道排成长龙。直到烽火烧到围赤城下,皇帝才惊觉龙椅在晃——此城若破,东陵铁骑十日便可饮马护城河。

    “着卫国公即日北上!”圣旨传到谢府时,谢文渊正咳着血部署家将。

    可跪伤的双腿已承不住铠甲重量,最后还是三个亲兵搀着才爬上马背。

    那日朱雀街挤满百姓。

    桑知漪踮脚望着马背上佝偻的背影,忽然想起前世谢家父子战死沙场的传言。谢钧钰曾说北境寒风如刀,此刻她竟真听见刀刃刮骨的声响。

    “报——围赤城粮尽!”

    “报——东陵架起云车!”

    八百里加急日夜不停。

    朝会上太子力排众议要调西境驻军,老臣们却扯着“防吐蕃”的旧调。直到谢文渊的绝笔信送到御前,皇帝才惊觉那位战神早已油尽灯枯。

    多亏月前太子挪了西境驻军,援兵终于在围赤城墙塌前赶到。

    血色残阳里,谢家军旗与西境援军的玄色大纛并立城头,东陵狼骑第一次露出退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觅良婿,偏执权臣他总想抢亲简介 >重生觅良婿,偏执权臣他总想抢亲目录 > 第62章 生辰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