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旧病复发。静养中。面谈一事实难从命。”

    对给匾额题字一事,对方则漫天要价:“若实在想要题字,将代为转告,不过,需十枚金币方可泼墨。”

    对此,牛一只能苦笑。

    不管怎样,在明人的勉励下,牛一让自己静下心来。

    在看到书架上“舍万求一”这四个字之前,他心中纠结着两个牛一。一个牛一要忠实撰写壮志未酬的英雄信长公的传记;另一个牛一则要追查信长公死因真相。在京都和爱宕山,他获得了始料未及的收获,但恰恰是这些收获让他分裂成了两个牛一。

    直到庆长二年的上半年,他才又恢复成一个人,那便是传记作家太田牛一。

    细雨浙沥的五月中旬,离信长公十六年忌还有十来天,牛一完成了三部作品中的第二部《信长记》(从永禄十一年到天正十年),共十五卷。所有史料都来源于日记。难点之一自然是日历的不统一,需要调整。之所以造成这个问题,在于日记中,牛一没有说明那是何处的何种日历。牛一只能比对各地的日历,进行推测,尽量统一成信长公喜欢的“三岛历”,为此花费的时间超出预先的想象。除此之外,创作得很顺利。

    现在,安土城已经被烧毁,放眼当世,记录着信长公功绩的,只有牛一的日记了。基于这个日记写出来的《信长记》或许是这个国家唯一的正史。虽然信长公现在不受人待见,但后世一定会作为前无古人的英雄而得到评判。牛一在《信长记》的作者序言中,颇自负地写了如下文字:

    吾已白发苍苍,来日无多,犹要以昏花老眼坚持撰述。此书乃往昔记录之自然集成,断非吾主观臆作,亦不存主观评判。事实皆一一道来,绝非无中生有。如有虚假。上苍不容——

    牛一虽然觉得这番表达有失冗赘,和由己的文章相似(有点羞愧,改日再修改),但也决定暂告一段落。

    随着《信长记》的完成,牛一打算下半年继续完成第一部《信长前记》。从明年年初开始,他就要以信长公遗骸的搜寻者太田牛一的身份活着了。明年六月二日,信长公十七周年祭之前,关于那个令他多年不能释怀的遗骸问题,必须要得出某些结论。

    (不过,说不定要先调查一下生野银山。据说五畿以西就算采挖到金子,人们还是把那里称做“银山”。调查生野地区的采矿史,就会发现这里是个多矿种地区,先挖出铜矿,到了天文年间又发现银矿。据说在这种多矿种地区,铜、银中一般会混有金子。但是,秀吉发来的生野矿山的报告中完全没有采挖金矿的记录。正是这一点匪夷所思,让人觉得可疑。但若不储备充足的矿山知识,就无法举证,就无法认定秀吉曾瞒着信长公掠夺金矿。总之,不能贸然前往。)

    牛一告诫着自己,他逐渐感觉到如果揭开秀吉的阴谋,就能找寻出信长公遗骸的真相。

    牛一将多达十五卷的《信长记》堆放在信长公的佛龛前,百感交集,在胸前合掌、参拜。

    “信长大人,自从追随您后,小人将您的业绩一一记录,现归集成册。小人还要撰写大人年轻时的事情以及‘壮志未酬身先死’时的情形。小人叩拜请求。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前,您能在阴间保佑我长寿。”

    牛一让新雇来的使女将花和香供奉在佛龛前,然后将用纸包裹着的三颗糖果放在高脚盘上。在书库的小桐木箱中,有个茶壶,里面放着几十颗——准确说是四十八颗糖果,牛一从中拿了三颗。自从秀吉发出禁教令(天正十五年)已有九年多了,这种糖果在日本国内消失,现在可谓是贵重品。当年,牛一从信长公那里得到这些糖果,现在还留存四十八颗。

    时至今日,牛一还清楚记得自己领受这些糖果的日子。天正八年正月三日,安土宗论之后,法华宗的二十一个寺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信长之棺简介 >信长之棺目录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