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次日早晨,牛一被侍女打开拉门的动静弄醒了。太阳正当空。他昨晚睡不着,好像直到黎明时分才入梦。他急忙跑出茶室,洗洗脸,独享了满是野菜的早饭。
大厅里鸦雀无声,那些平民似乎早就走了。牛一再次参拜神殿,回到宿舍,准备收拾行李回去。这时,神官从社务室来到了这里。他似乎等了很久。
“吉风先生,您能到我这里来一下吗?我想请您品尝粗茶。”
“那我就不客气了。”
牛一本来就没打算直接回去,欣然接受了邀请。
“不过,我真的只有粗茶。”
神官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和昨晚一样,牛一觉得他是对自己抱有好感的。
他接受邀请,被带进社务室内。那是一间被拉门隔开的房间,里面砌着小地炉。地炉旁边的火炉上放着一个有些陈旧的陶茶壶,那上面的藤制炉把都变成焦黄色了。
茶壶冒出丝丝热气。
神官看着牛一坐好,随手将一把茶褐色的干物丢进壶内。
“这是柿子的根,晒干后,像这样稍微煎一下。最后,为了能散发出当季的香气,又稍微摘了点野草。据说喝了这种茶就不会得脑中风了,在我们老家,可是被当成宝贝呢。”
“哦?是这样呀!”
牛一真想让由己喝上一口。
“您不知道柿子根的功效?来访录上,您不是自称药材商人嘛……”
牛一没觉得这话里有讽刺之意,但毕竟吃了一惊。倘若身份被人怀疑,就不好办了。
“哎呀,我虽然算是个药材商人,却真不知道你们家乡的密药。我只知道曲直濑道三所撰《本草异名记?制剂记》里出现的一百一十六种药材,就连收录中国元朝医术的《启迪集》和《切纸》中出现的药材都记不全呢。不过,几百种中药里面,确实是有柿子根的,但我印象里它的功能似乎就是止住打嗝。”
牛一尽量将知晓的药材知识显摆出来,以打消对方的孤疑。
“您不愧是药材商人,对药材非常熟悉。的确,中药里只说它有止住打嗝的功效。好了,好了,我不是怀疑吉风先生。正如兼好法师所说,中国有许多种类的药材,对这些药材的研究也比较齐备,但是那个国家太大了,有些文献就散佚了。相反,在我们这个狭小的日本,对有些药材的研究反倒深入。这个柿子根就是其中之一。”
(哎呀,幸好他没有再怀疑我……)
牛一暗暗舒了口气。
“不,见笑了。对了,神官,你的家乡在哪里?”
“忘了说了,我的名字是田屋明人。说是神官,其实只是临时顶替,正式神官得了痼疾,卧床在家。今后请您把我当做熟人。听说我的祖先是近江的浅井一族,但是那里的人如果倒退三辈,大都是帝王后代,余者普遍来路不明。”
他的话听着有点别扭,但牛一确有同感。他将要着手撰写的《信长记》正是因此才不打算碰触信长公的辉煌家世。田屋的话让他感同身受。
“我家在近江的彦根附近,番场和鸟井本之间,是一个小山坡附近的村落。”
“你说的小山坡,莫非是摺针峠?”
神官微微一怔,再次用奇怪的眼神盯着牛一。
“没什么。从那里望出去的竹生岛、多景岛太美丽了,这个我是知道的。我曾经和志趣相投的诗友去过那里两三次。”
牛一故意笑容满面,虽只去过一次,但为了打消对方无谓的怀疑,他只能编造出这样的借口。
“我老家没什么名气,来这里后,还是第一次听人表扬。哎呀,我太高兴了。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明人的目光登时变柔和了。
对牛一而言,明人的故乡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