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侵略者
当了一年多,还是溜回家了。
继父丢不掉他,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把他养到了十五岁,就藉口他已成年了,应该自谋生计了;他自己也没有理由在继父家再赖下去了,于是,他更名秀吉,离家出外闯天下。
但是,天下并不是容易闯的;一个十五岁半大不小的孩子,在乱世中独自谋生,能活下来就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发展呢?一连几年,无论他再怎么勤快、努力,勇敢的争取机会,还是只能在大火人家当下役,做些牵马、跑腿之类的微不足道的粗活。
十八岁那年,他得到了一个机会,转到织田信长的帐下充下役,当小厮;织田信长大败今川义元于田乐狭间时,他正是为织田信长牵马的侍从……
织田信长是个不世奇才,木下秀吉跟在他身边多年,很自然而然的学到了许多战争之道;他自己也很力争上游,凡事都全力以赴,务必达成织田信长所交代的任务,逐渐立下许多战功,开始受到织田长的重视和拔擢,十年之间,便他由侍从而位列大将了。
到了织田信长囚足利义昭,室町时代结束的时候,木下秀吉已经是织田信长帐下的第一得力的大将了。
这其间,他改姓羽柴,原因是木下二字是他继父的姓,功成名就后的他不愿再用了,却又不知自己到底姓什么,于是,他自己取了羽柴二字为姓,此后便名为羽柴秀吉。
本能寺之变后,他的威望、实力已经越来越大,在实质上取代了已死的织田信长;几年间,他又逐一的消灭了几个反对他的势力,整个日本国内就只剩下了德川家康还在“独立自主”了。
而德川家康是个有智慧、能屈能伸的人;他在自己的实力还无法与对方相抗的时候,绝对是采取隐忍相安的方式自处;从前对待织田信长是如此,现在对待羽柴秀吉也如此;当然,羽柴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的重要,为了拢络他,索性强令自己已嫁的妹妹离婚,改嫁德川家康——两家联了姻,关系深了,总是比较放心。
于是,羽柴秀吉的霸业完成了。
天正十三年,羽柴秀吉五十岁;正亲町天皇看他权势鼎盛,已无敌手,破例任命他为朝廷中最高官职的“关白”;从此,羽柴秀吉成了全日本实质上的国王。
第二年,正亲町天皇禅位,后阳成天皇即位,颁赐新撰的佳姓“丰臣”给羽柴秀吉,并任命他为太政大臣,兼任关白;于是,羽柴秀吉变成了丰臣秀吉。
而他的心中所存在着的侵略朝鲜、中国的念头,倒不是从他就任关白、权势达到巅峰之后才兴起的;是早在他寒微的时候,偶尔遇到几个航海从朝鲜、中国回来的人,从他们的口中描述的景物繁华,看到他们所带回来的精美器物,他的心中装开始埋下了种子,一有空便会情不自禁的想着:“繁华、富丽——那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大国呢?”
他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钦羡混合后的冥想,后来,地位日高,权势日大,所能得到的资讯也大幅的扩充,使得他对那两个仅一衣带水的国家多了许多的认识和了解,更有许多次机会,他接见了渡海来到日本的朝鲜、中国的子民,亲自的询问了许多他所想要知道的事,而结论就是:“有机可乘——”
朝鲜因为承平日久而民无斗志、士有党争;中国的皇帝则炼丹求道、不问政事、权奸当道,贪赃枉法,弄得国事纷乱,民怨四起,光凭从日本去的一些浪人就已经在沿海抢到不少好处了,何况派出正规的军队去攻打呢?
当然是唾手可得——他有十足的信心,也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脱口就向人说了出来:“大丈夫当用武于万里之外——朝鲜和中国,都是物产丰美的地方,他们的君主既然无道,我邦理应出兵攻伐,尽得他丰美之物!”
等到他统一日本,任关白,实际掌控了全国的军政大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