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侵略者
夫近江藩主浅井长政。
当然,在同一个时间内,其他几国也没有停止互相打杀,让百姓过点安静的日子休养生息;最著名的是甲斐国的武田信玄和越后的上杉谦信,从“川中岛之战”后也没有哪天是闲着的,尽在马背上东奔西驰的度过。
武田信玄尤其有野心,看着织田信长的发展眼红,于是先去攻织田信长的盟友德川家康,但是却没占到什么便宜,小小的一个三河国,打了一年还只攻下八城,最后虽然在三方原之役中把德川家康打得大败,自己却旧疾复发,只好退兵,但是走到半路上就死了。
于是,情势再度改观了,割据的英雄又少了一个,这对于志在统一的织田信长来说当然是大大的有利;而就在这个时候,私心中对他不满的“大将军”足利义昭在筹备了几年之后展开了行动,纠结了早已被织田信长打败过的朝仓义景、浅井长政等人,企图趁武田信玄在三方原大战之际,夹攻织田信长;只可惜,他打错了如意算盘,不但自己兵败被俘,被免去了征夷大将军之职,使足利氏的“室町时代”宣告结束,还连累了朝仓、浅井两家的男人被杀了个精光。
织田信长的霸业又更上一层楼了,其他的藩主已没有可以与他匹敌的了。
武田信玄的儿子武田胜赖是比较自不量力的一个,但是他也没有太大的勇气正面向织田信长挑战,但却心有不甘,最后,他选定了有如织田信长附庸的三河国下手。
德川家康所经营的三河国,实力比武田胜的甲斐要差远了,但是,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一面奋勇抵抗,一面向织田信长求援。
织田信长派了三千“枪手”来援,所使用的武器是织田信长新近向西洋买入的步枪,并且采用了他所精心研究出来的分批发射的方法,在长筱把武田胜赖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武田胜赖仅以身免的逃了回去,甲斐元气大伤,离灭亡也不远了。
而织田信长的威望也更隆了,于是他筑了伟丽的安土城做为居所,俨如另一座皇宫。
两年后,上杉谦信病逝,对手又少了一个;再过几年,他派儿子信忠灭了甲斐的武田胜赖;北条氏政则归顺了他,这么一来,除了西邻的毛利辉元之外,“统一大业”已经摆在眼前了。
天正十年,织田信长决定大举讨伐毛利辉元,他先派了大将木下秀吉打先锋,他自己则带着儿子信忠及百余名亲信。歇脚于京都的本能寺,飞檄召各路兵丁来会合听命——这一仗,他非常重视,决定亲自指挥。
不料,变生肘腋,他的部将明智光秀叛变,趁他的大军已跟随木下秀吉出征,其余来会的各军尚未到达的空档,率军包围了本能寺;这一年织田信长四十九岁,遇到这样的变故便切腹自杀了,结束了他几近传奇的一生。
而明智光秀也打错了算盘,他以为木下秀吉的大军会因为与毛利辉元开战而动弹不得,分不出身来对付他;不料,木下秀吉与毛利辉元在战场上竟“英雄惜英雄”的谈和了,战没打就全身而退的赶回来,而且一路号召人马讨逆,为织田信长复仇;十一天以后,弑主叛变的明智光秀就授首了,为主复仇讨伐的木下秀吉则登时就成了英雄,声望增加了好几倍。
木下秀吉的出身非常微贱,能事织田信长而为大将,背后是有一段心酸、坎坷的往事和一连串的奋斗。
他小的时候名叫木下藤吉郎,生在天文六年;他的父亲是织田家的一名“足轻”,负伤而死;母亲带着他改嫁给另一名足轻竹阿弥。
生父和继父的身分既如此,其穷苦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的了;藤吉郎在童年中,几乎没有一顿是吃饱的,而且身为拖油瓶,在继父家里的地位更是“当然的低落”;等到继父有了亲生的儿子之后,更不愿意抚养他,索性把他送到附近庙里去当小和尚;但是他根本不是修行的材料,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