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庄家“恶之花”
冰冷地设定在中国发展的道路前方。只有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中国公司找到了打破疆域和重建游戏规则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尽管极其微小,但是它确实存在。
1999年1月13日的《中华工商时报》公布了当时国内的十大商业网站,分别是新浪、163电子邮局、搜狐、网易、国中网、人民日报网站、上海热线、Ce、首都在线和雅虎中国。从当选网站的类型可见,它们都是新闻和资讯类的门户网站,几乎没有盈利模式,评选机构的标准是,“访问量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内容,然后是美观”。
排名第一的新浪网当然最受关注。当时,互联网在新闻报道中的快速反应已经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网站总编辑陈彤回忆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孤独的,因为没有第二家能赶上我们。新浪网的新闻编辑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级战备状态,24小时值班成了固定制度。”这在突发新闻时效性上占绝对优势。5月,当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发生时,新浪在事发半小时后就发布了这条惊人地新闻。这对于报纸或电视媒体来说,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当时最迫切的愿望是谋求上市。他选中知名的跨国投资集团摩根士丹利为合作伙伴。事实上,即便像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大投行也对互联网了解甚少,更别说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了,他们唯一知道的是,这肯定是一笔能赚大钱的生意。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曾子墨当时正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她回忆说,在跟新浪接触之前,很多高层对这些新生事物都一知半解,浏览过新浪网站的更是极少数。但是,为了表现出公司上上下下都对高科技和互联网无比精通,领导们特意在会前10分钟找来改项目的负责人,好好恶补了一番。他们不仅记住了像“点击率”和“ICP”这样拗口的专业词汇,还终于搞清楚了新浪并非销售玩具的公司。在谈判中,当新浪团队提到未来的战略方向是建设“门户网站”时,摩根士丹利的一位高层低下头,掩住嘴,悄悄地问坐在身边的项目负责人:“我一直认为新浪是家网络公司,他们要个门干吗?”
尽管没有搞清楚门户与门的区别,但他们对新浪的热情好像与日剧增。为了提高新浪在美国资本市场的知名度,摩根士丹利还特意邀请了华尔街最传奇的科技股分析师、有“女魔法师”之称的玛丽·米克(Mary Meeker)造访新浪,没有想到的是“女魔法师”在听王志东激情演讲的时候居然打起了瞌睡。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交易,融资6000万美元。7月5日,网易登陆纳斯达克,7天后,搜狐快速跟进。至此,中国三大门户网站均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网络概念股不是新浪,而是由香港人叶克勇创办的中华网。叶克勇于1995年抢注www.cO准入协议,中华网股价一天之内飙涨75%,其股价一度被推高到令人咂舌的每股300美元,公司市值50多亿美元,相当于电信制造业巨头爱立信当时的市值。2007年,中华网股价徘徊在5—10美元之间。
在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世界,有两个成长的方向。其一就是以新浪、网易和搜狐为代表的、炙手可热的“门户”一族,它们的潜在价值已经被明显放大。另外就是电子商务一族,这些人的努力在当时显得非常另类和可笑,不过,他们将在六七年后成为另一条主流。在这群人中,除了刘波、宋如华等庄家想靠网上书店和电子商务概念在股市上大圈其钱之外,另一些默默无闻的人已经脚踏实地干了起来。
这年开春,已经在互联网世界里“流浪”了好一阵子的马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从北京回到家乡杭州,在城郊湖畔花园的家里创办了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网站。公司成立的那一天,家里的墙壁突然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