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临危不乱,临难不苟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股向牧马场前进的日军又以一部由九华山北麓进入孟塘,虽然第66军派部堵剿,但是该股日军却一面抵抗,一面利用凹地继续西进。到午后14点,当这股先头部队在高家庄大胡山附近发现时,南京至汤山的大道及第66军后方联络线已经处于被切断的可能之中。
此时连续经过4天的战斗,日军正面的第16师团、第9师团已经连续突破了第83军、第66军的警戒和前进阵地,占领了句容,进至句容以西的黄梅、土桥及湖熟镇一带,并有一部兵力由右翼深入到孟塘、大胡山附近。而经过血战之后的第66军则最终不支,边打边向汤水撤退。句容失守后,南京外围的重镇汤水便成为日军新的攻击目标。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并没有倾全军之力进攻汤水,而是在进占句容的同时,分兵一路自黄梅沿九华山北侧潜行,迂回攻击汤水背后的孟塘、大湖山。此时被发现的日军部队就是这股分兵。
12月6日下午,南京卫戍长官司令部在发现日军迫近第一线阵地,特别是其第16师团一部已渗入至汤水镇左侧后的胡塘、大胡山附近之后,急令第36师速派1个步兵团的兵力进占麒麟门附近阵地,以掩护第66军侧背,并阻止该敌继续渗入;同时命令在镇江的第71军第261旅、在镇江及东昌街一带的第83军迅速向南京转移,以增强南京的防守力量;规定第71军转移后,镇江要塞由第103师代师长戴之奇指挥;同时令刚刚抵达南京栖霞山附近的第2军团第41师推进至龙潭、乌鸦山地区,以掩护第71军及第83军转进,并保持与镇江的联系。
在汤水镇,由于中国军队修建有大量的战壕、掩体和地下碉堡,而这些国防工事又主要分布于宁杭公路两侧,因此如果能够以这些防御工事为依托,占据有利地形,死扼宁杭公路,是完全可以与日军相持一段时间的。但是由于连续作战的叶肇第66军已疲惫不堪,残部从句容撤回后布防还未完毕,就再次与日军第16师团的先头部队接上火了,故而部队几乎毫无死守汤水的士气和决心了。
此时对于小小的汤水镇来说,这里也不再仅仅是一个温泉休闲之地了。在12月6日下午的时候,日军第16师团先头部队已突入南京近郊的汤水镇,卫戍司令部即令第36师抽出1个团前去阻截,同时要求第66军必须严守阵地,但这样一来,汤水镇也就成了南京城郊恶战的主要战地。
从孟塘、大湖山迂回的日军在一路疾行之后,准备一举切断第66军的退路,进而形成夹击之势,同时策应沿宁杭公路从正面进攻汤水的末松茂治第114师团,扰乱中国守军正面阵地的部署。就在第36师抽掉补充2团进至麒麟门一线,准备配合守卫龙潭的第2军团第41师、第66军一部对该股敌人进行围堵之时,汤水、龙潭一线均遭到日军的猛攻。
日军第16师团以助川静二大佐指挥的步兵第38联队、野田谦吾大佐指挥的步兵第33联队,接连在飞机、炮火的掩护下,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而第66军则利用战壕、掩体和地下碉堡作殊死抵抗。由于汤水是为南京东面门户,汤水一失,则南京完全暴露在日军的锋芒之下,所以得失至关重要,故而双方在汤水接连爆发激战。在日军接连而发起猛烈的炮击之下,到12月6日晚间,汤水一线已告危急。
由于南京已成围城之势,即将变为战场,从11月下旬起,大部分比较有钱的人都纷纷迁离南京,一部分趋向安徽再向内地移动,一部分过江到浦口,沿津浦线北逃。到12月初,城里已异常寂静,只有南京郊外的炮声更加稠密。就在12月6日这一天,为了鼓励士气,蒋介石于当晚召集少将以上军官,在南京铁道部队会议室里召集少将以上的守城将领训话,并召开了保卫南京的军事会议。
到会的有卫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