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参见第三卷第十三节注六。
【2】圣众来迎是说死后去极乐界,有众佛来迎。
【3】非想天,佛教的所谓三界中最高的天。
【4】欲界有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5】五衰,即天界上的天人也难以避免的临终时的五种衰相。
【6】善见城即喜见城,参见第十一卷第九节注二。
【7】中间禅的高阁,即位于上下界之间的色界的主宰大梵天参禅修行的宫殿。
【8】五障是佛家所说不能转为梵天、帝释天、魔王、转轮圣王、佛身的五种障碍。三从是说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9】三时指昼夜的早中晚;六根,参见第十卷第十一节注二。
【10】日本宫中古时例行的典礼之一,每年十二月十九开始,连续三天。
【11】玄冬是用以和素雪相对。按五行的说法,冬季属黑色。
【12】四苦八苦是佛家语。四苦是指生老病死。八苦即此四苦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即一切苦难的总和。
【13】原文为“叫唤、大叫唤”是八热地狱的第四和第五,因罪人在此遭受苦刑,故有此称。均属佛家传说。
【14】藏王权现即金刚藏王菩萨,被认为是释迦如来的化身,供奉在奈良县吉野峰的藏王堂。
--------------------------
五
女院死去
这时传来寂光院的钟声,报说今天即将逝去,夕阳已经西下,虽然难分难舍,也只好忍泪起驾回宫了。女院此时更加追忆往事,那眼泪如泉涌一般,衣袖也揩试不尽。目送法皇远去,返身进入庵堂,向本尊祈祷:“先帝圣灵,一门亡魂,成等正觉,顿证菩提。”一边流泪,一边祷告。从前是面向东方祈祷:“伊势大神宫,正八幡大菩萨,天子宝祚,千秋万岁。”如今则面向西方双手合十,祈祷:“亡故圣灵,尽归佛界净土。”的确可哀。有感于此情此景,女院便在寝室的窗纸上写出二首歌:
近日心境多悱恻,
宫中故旧倍觉亲。
苦日如梦东逝水,
柴庵茅舍亦难长。
跟随法皇行幸的德大寺左大臣实定公在庵室的柱子上写下一首歌道:
昔居宫禁如皓月,
今住深山黯无光。
女院思前想后,珠泪涟涟,此时忽闻杜鹃哀啼,于是作歌道:
杜鹃声里应含泪,
浮生坎坷泪不干。
且说坛浦会战被生俘的人们,在京都大路巡回示众之后,或被杀头,或抛离妻子放逐远方。除池大纳言之外,无一幸免。但四十多个女眷,却都未予处罚。或投奔亲戚,或投靠本家,其中最好的住在玉堂锦绣之中,也并无一处风平浪静之家;最差的住在柴扉茅舍之内,也并无一处安然容身之所。从前并枕而眠的夫妇,如今云天远隔;平日养育情深的父子,只得忍痛分离。因此,彼此怀念思慕之情难尽,只得在哀叹悲痛之中打发朝去暮来的日子。这都是由于入道相国掌握一天四海,上不畏天皇,下不恤万民;流刑死罪,随意施行;对世对人,肆意妄为。常言说:父祖作孽,报在子孙。这是毫无疑义的。
女院如此度年遣月,渐渐患起病来。她把如来佛手上挂着的五色线牵了过来,说道:“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弥陀如来,务必要引导我呀!”大纳言典侍和阿波内侍在旁侍奉着,见了这弥留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失声恸哭。太后念佛的声音逐渐微弱下来,但见西方紫云飘拂,妙香充满庵室,空中传来仙乐。人生寿命有限,女院终于在建久二年(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