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十
贪婪丑态担不起。

    再说三井寺致南都的牒状,是这样写的:

    园城寺谨致牒于兴福寺寺务所:

    请予协助,俾本寺免于破灭事。

    佛法之所以为尊,皆因守护王法之故;王法之所以长久,全赖佛法之维护。今入道太政大臣平朝臣清盛公,法名净海,肆意横行,灭国威,乱朝政,无论道俗,人人怨愤愁叹。本月十五日,法皇二皇子为防不测,悄然驾临我寺。为此,平家假传法皇旨意,着令立即交出。然我寺僧众着力加以保护。为此净海禅门将派武士前来滋扰,佛法王法,俱将毁灭。古时,唐朝会昌天子【2】曾举军兵,欲灭佛法;清凉山僧众乃与之交战,奋力防御。对天子尚可如此,况彼谋反八逆【3】之辈哉。至于贵寺,曾被以莫须有之罪名流放座主,会稽之耻今日不雪更待何时?务祈贵寺僧众,内为助我,免佛法之破灭;外为抗逆,防恶徒之滋扰。同心协力,本寺幸甚。众僧佥议,特致牒状如上。

    治承四年五月十八日

    众僧徒

    南都僧众披阅牒状之后,立即送去回牒,回牒中写道:

    兴福寺谨致牒于园城寺寺务所:

    接获来牒,为入道净海将坏贵寺佛法事。

    玉泉玉花【4】虽立两家宗义,而金章玉句同出一代之教文;南京北京【5】俱为如来之子弟,自寺他寺应共伏调婆达多【6】之魔障。清盛入道,乃平氏糟粕,武家尘芥。其祖父正盛,仕于藏人五位【7】之家,乃国司执鞭之仆,大藏卿为房任加贺国守时,升其为检非违所的职司;修理大夫显季任播摩国守时,又做管理马政的差使。因此,其父忠盛获准登殿之时,朝野上下,无不叹惜上皇失策,儒佛有识之士,无不视之为日本将乱之先兆。忠盛虽有凌云之意,无奈世人以之为轻贱,视其为茅蓬劣种;爱惜名节之武士少仕于其家者。平治元年十二月,太上皇以清盛有一战之功,赐予不次之赏。自此以后,位居相国,兼领兵仗。其家男儿,或登台阁,或列羽林;其家女子,或入中宫,或为准后,群弟庶子位列公卿,孙儿外甥悉补国守。九州归其统领,百司任其进退,所有文官武将,莫不视为奴婢。稍拂其意,虽王侯亦遭拘捕;微言逆耳,虽公卿难逃囚系。因此,或为保全性命,或为免遭凌辱,即或万乘之君犹不免面谀阿附;累世王公,反致膝行之礼;强取世袭领地,上官为之缄口;侵夺亲王庄园,亦皆慑于威势而不敢抗言。更有甚者,去年十一月,夺太上皇御所,流关白基房公,犯上作乱莫过于此,可谓古今罕见。其时,我等虽欲问国贼之罪,但虑及或许神意如此,又恐天皇有此旨意,因而,我等惟有强抑忧愤,静观其变。不久,又发动军兵,包围法皇二皇子高仓宫,幸得八幡三所【8】、春日大明神暗中护佑,得奉御驾至贵寺,暂寓新罗大明神座前,此诚王法尚未尽灭之明证。贵寺僧众不惜身命守护亲王,如此义举,令我等无不欣喜雀跃,我等虽远处异地,亦有同感。不料清盛入道恶心之炽,竟欲发兵进攻贵寺,此间亦有所闻,早已预做准备,于十八日辰时一刻召集僧众,致牒属下各寺。俟邀齐僧兵之后再行奉闻。今青鸟【9】飞来,投下芳翰,使我等近日郁闷,豁然开朗。唐土清凉山比丘,尚能战退武宗之官兵,况我和国【10】南北两门僧众,焉有不尽除逆臣贼子之理。请贵寺坚守梁园【11】左右,以待我等进发之消息。请予亮察,勿复疑虑。须至牒者。

    治承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众僧徒

    --------------------------

    【1】三井寺的开山祖圆珍长老原是比睿山分出来的,故称末寺。

    【2】唐武宗崇信道教,乃于会昌五年(845)毁佛寺四万余所。清凉山即五台山。

    【3】即谋反、谋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平家物语简介 >平家物语目录 > 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