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剑指长安削群雄
孙。隋帝杨广灭你家国,你难道不恨他吗?……为什么还如此死心塌地为他守城?!”
陈叔达道:“我现食隋之禄,当忠君之事。你休得多言,回军再战!”
“我久闻陈通守诗文俱佳,才华可称。当是知书识礼之人。我军攻取绛县不在话下,只是我不忍生灵涂炭,才与你对话,希望你能顾从大局,顺应民心。”李建成耐心劝道。
陈叔达被李建成之语说得难以对答。无奈之中,挥手令守城隋军:“放箭——”
李建成以为陈叔达已被说动,正犹豫间,冷不防城上一阵乱箭射来,李建成身中数箭,身边护军倒地而亡,冯立反应特快,慌忙引兵救护。李建成强忍疼痛,拔下臂上、右腹、左腿上的箭,对张纶道:“如此……用计,方可破之。”
张纶闻之高兴,与冯立准备。未时刚过,义军又兵进城门之下,只见李建成坐在李渊的幡旗、车驾之上,闪出阵前。李渊的大将军旗猎猎风响。拥着李渊的这支中军的却都是老弱之兵。张纶、冯立率左右二支大军攻城,只留李渊旗号的李建成于阵中一隅。战不多时,绛县西门悄悄疾驰一支劲旅,气势汹汹,直扑李渊大将军幡旗而来。坐于李渊幡旗下的李建成稳如泰山,把手一挥,两边护军装作惊慌之状四处逃散。绛县隋军更是得意轻敌。眼看就杀到李建成的近前,不料两边闪出张纶、冯立的伏兵。一下就把绛县突袭的隋军杀的杀,俘的俘。隋军大乱,返身往回跑,绛县城门半开,隋兵惊慌逃入了一部分,还有少许正往城里跑。冯立带兵追之。守城隋军眼看冯立义军追来,急道:“关城门,快——快关城门——”
沉重的城门即将合上,冯立义军一拥而上,城门内刀兵碰撞,一阵格杀。张纶后军继到,守城隋军招架不住。绛县城破,冯立按李建成事先布置,收图册,封库府,安民告示。张纶冲上城楼上,把陈叔达缚了,送到李建成面前。李建成道:“我本想留你一命,可你暗箭伤人。我险些死在你的箭下。来人啦!——先关押下去,待禀报大将军之后,就拉去斩了!”
陈叔达惶恐之极,吓得面如灰色。
李渊中军和李世民的后军相继进入绛县,离城五里下寨。李渊接见绛县父老和名绅,授官定级,裁判民讼,处理事务。正忙碌间,忽然李建成帐下的陈震前来求情。陈震叩地:“大将军,我族堂伯陈叔达,冒犯大将军您和左大都督,其罪当诛!但义军初创,正是用人之际,我伯父才诗有名,博古通今,愿请大将军饶他一命,当竭力报效!”
“啊!——这点事情啦,……你本是大郎帐下,为何不直接求大郎,何必远来求我呢?”李渊莫名其妙地看了陈震一眼。
陈震惶恐地回道:“我伯父于攻城之时,箭伤左大都督。故而未敢求左大都督。”
李渊闻知大郎被箭所伤,连忙前来左军营帐探望李建成。李渊关切地察看大郎伤情,吩咐医官细心用药。李渊看了看大郎,故意道:“陈叔达箭伤我儿,真是可恨之极!该杀!”
李建成大笑道:“爹爹话虽如此,却面带悦色,儿知爹爹惜其才学,意欲留于军中录用文书。是不是啊?!”
“知父者,莫若大郎也!”李渊微笑。
李建成沉吟道:“陈叔达才学可称,远近有名。儿也想留之,但其顽罪难消,须以恩威之策收用。”转眼看二郎世民,道:“这个人情可留于二弟为之!”
李世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笑道:“好吧!——我最喜欢作顺水人情了。呵呵……”
不一会,李建成令人将陈叔达带到。李渊高坐于案前,怒责:“陈叔达,你这个迂腐书生,虽小有才学,却不通时机变化之理!隋运大势如此,我军兴兵为国,可你居然抗拒义师,罪莫大矣!更以箭伤我左军大都督,你实在可恶,死不足以解我恨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