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剑指长安削群雄
初杨玄感叛乱,就是他率军追杀杨玄感的。屈突通与其兄弟屈突盖齐名长安,分别长期担任长安的守备和治安工作,以执法严峻闻名,长安有“宁食一斗葱,不逢屈突通;宁食一斗艾(一种苦草),不逢屈突盖”的说法。

    霍邑大捷之后,李渊论功行赏。李建成、张纶、冯立、刘弘基等人立有大功。可是,在对有功之士行赏之时,却出现了分歧。勋司大夫以出身贵贱来分赏军功。因此军头雷永吉、田为龙等大批出身于贫穷家庭的子弟和社会下层的的士兵们虽立军功,却待遇不公。这种现象,其实早就一直存在。这次由于下层士兵们反响强烈,雷永吉、田为龙等先后找到张纶、冯立等将领反映,仍没法解决。雷永吉、田为龙只得请人写文书,向李建成反映。要求义军消除凭出身贵贱来奖赏的旧习,公平对待立军功的士兵。李建成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影响军心和士气。他连忙向大将军李渊提出自己的见解:“义兵取人,山藏海纳,贵族与平民一样对待。哪有在枪林弹雨中不辩贵贱,而论功行赏之时却分高低?以此论功,何以服众?凡征战有功将士,慨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李渊听了,立即醒悟。他说:“以前的官场就是这般的昏庸。出身贵族、豪门的兵士,与出身贫民、奴隶、匪徒的兵士,就是不能做到公平对待。我们义军就要改变这种坏习气。”李渊即刻发布命令,不论出身贵贱,一律平等。众将士闻之,感动不已,奋勇效命。就连被俘虏的隋军兵将,也愿意投入义军。为了更有效地笼络隋朝旧官吏和士兵们的心,李建成建议:“隋室乱,尤其难得忠诚。宋老生也算是隋室忠臣,应以本官之礼葬之,以安民心。”李渊从善如流,令礼司官厚葬宋老生。由此,来归附者不计其数。未归附者,不问乡村堡坞,贤愚贵贱,只要遣书招慰之,无有不至。主动来投军者,李渊以节级授朝散大夫以上官职。至于逸民道士,也请效力。李渊均按级授官。官授多了,就有些乱了。吏司官员唐俭忧虑道:“大将军授官太多,且授级太高,是否打乱了班秩?”

    李渊却有一番宏论:“不吝爵赏,汉氏以兴。天下之名利,无非官爵。给他一官半职为我所用,天下指日可定。如果用官职能招抚归附,又何必兴兵杀戮使其归服呢?这些大道理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见识的啊!”

    霍邑之捷,义军兵威大振。大军连绵继进,旆旗相接。李建成率左军前锋,势如破竹。兵行绛县十余里处,忽见行军先锋张纶飞马急报:“隋绛县通守陈叔达,不听檄文布告,辱骂义军,奋起抵抗。”

    李建成闻报十分恼怒,但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面容平静地令大军宿营于绛城西北的鼓山。李渊中军随后就到,环顾四周,指着李建成的左军扎营之地,对裴寂笑道:“哈哈哈……大郎选取鼓山宿营之地,恰巧是我旧日为讨捕大使时之宿营所。”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你们父子英雄,当然就对山川地理之妙用也所见相同啊!”裴寂赞叹道。

    李渊信心十足地道:“山川地理之用,在于行军对阵之妙。大郎深懂此中之道理,看来我军破绛城,亦不在话下啦。”

    第二天清晓,鼓山西北有一片大浮或紫或赤的彩色云,似华盖楼阙之形。有风吹来,飘浮于李渊所居营帐之上空。李建成见了,道:“众将今破城一定很顺利!”。

    众将士见闻,欢欣鼓舞,士气很旺。早饭后,张纶、冯立发布攻城命令。众将奋勇冲杀,隋绛县通守陈叔达顽强抵抗。上午激战多时,义军多有伤亡,绛城攻克不下。李建成传令休战。他骑马来到城下,高呼:“请绛城通守陈叔达对话——”

    陈叔达于城楼上探出身来,道:“有何见教,尽可说来,说完之后,尽可死战!”

    见陈叔达如此顽固不化,李建成好言劝道:“陈通守原是陈国帝王之后,陈宣帝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太子李建成简介 >大唐太子李建成目录 > 第三章 剑指长安削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