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还是为了那些洋鬼子的事,朕实在拿不定主意。”
“皇上请讲。”
“目前朕正为是战是和而烦恼……”
皇后插话说:“恕臣妾直言,臣妾虽不懂朝政,但却深知皇上乃万圣之君,万万不可令臣民失望,否则后悔莫及。”
道光一惊,道:“莫非你认为朕应该主战?”
“正是。”皇后义正辞严地说。
道光有些心惊,面露犹豫的表情。
皇后见皇上有些迟疑,又接着说:“皇上,此事万不可犹豫,当断则断,方为大丈夫,别忘你是龙的后代,不可示弱于人呀!”
“不错,朕乃是龙子龙孙,怎可示弱于洋鬼子呢!”
想到这里,道光脸上白一阵红一阵,当机立断,一把握住皇后的手说:“朕决不会令你失望的。”
皇后笑了一下,满意地说:“这样一来,我就可安心了。”
道光原以为处罚了林则徐,英国自然应该知足,撤兵回去。却没想到他们贪得无厌,又迫使他割让土地。道光在皇后的鼓励下,决定大举进伐英军。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中旬,道光从浙江、直隶、四川、新疆、江苏、山东等省调集二十万清军,浩浩荡荡地开往广东。福建南部沿海之地,重兵剿办英军。接着,又派皇侄奕山为将军,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赴广东作战。
不久,皇后病情加重,无治而亮。道光以皇后之丧连续发下谕旨:
召江北高僧,遣中使迎来宫中,为皇后钮祜禄氏礼忏营斋,设水陆道场。
征天下能工巧匠,为皇后钮祜禄氏构筑冥宅。
命内阁自三月至五月,票本尽用蓝墨,以示哀悼,此后方许恢复朱色。
命诸大臣议谥:
命全国服丧,自哀诏到日,官吏一月,百姓三天。
从满洲人关到道光之时,二百余年间,大清王朝还没有举行过这样隆重的葬礼。于是,北起黑龙江、长白山,南到两广福建之地,西越河西走廊,东至海滨,广袤辽阔的土地上处处设有灵位,打着白幡,成为震动天朝的国丧。
英国政府侵华全权代表义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陷入了沉思。
就在三天前,义律收到了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发来的一封信,在那里他受到了严厉的指责,说他办事不利,行动太缓,得到的太少。特别是听说他竟与那些中国佬议和,且所得到的仅仅只有六百万元,英国政府非常气恼。最后巴麦尊还说英政府现在对他的所作所为有些不满,警告他要好自为之。
条约私自签订后,义律按照事先与琦善所达成的协定,迅速地命人把呆在定海县城的英舰“威里士厘”号招回在澳门的基地,“威里十厘”号装有七十四门大炮,威力不小,深受义律的器重。而后把攻定海时所占的舟山及附近的一些岛屿和条约前所占领的大角、沙角炮台悉数地归还给了清政府。
义律有自己的打算。在中国几年的时间里,他感觉自己对清政府以及那皇上已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在多次战役前,他总是训导他的那些部下:“根据我几年在中国的经验,那清政府是一块软骨头,我们要慢慢咀嚼它,不可掉以轻心,不可急功。否则,作为一块骨头,它还是有可能崩碎你的牙齿的。”
在进攻大角、沙角炮台之前,义律就曾经和琦善派出的官员谈过一次,提出了十三项条件:
赔还收缴的鸦片烟价和此次英国人到舟山各处军费,各洋商所欠旧债,要由中国方面承担清还;清除走私贩烟,不得连累英国贸易船;英国人递禀必要封呈大皇帝,不能呈与官宪;要大码头一处永远居住,如澳门样式;要福建、浙江、江苏。天津等处地方贸易码头六处:在北京城建造英馆,派一英官驻扎,其余各码头各安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