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追剿
怀自然也很悲痛。他在电报中对乌斯满、贾尼木汗和尧乐博斯深恶痛绝,嘱咐王震务必以绝对优势兵力,坚决消灭,根绝北疆匪患。

    这几份电报对王震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他决定,除六军十六师全部出动外,另配属五军的骑兵团、六军的炮兵团,以高达1.2万人的总兵力,进军巴里坤草原。这个数差不多是乌斯满能投入作战的匪徒人数三倍!

    进军的当天,又一场大雪倒向巴里坤。

    雪白的原野像是专门为烈士而展示的。王震站在队前沉痛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是怀着烈士的遗愿出征的,我们决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白流掉,北疆各族人民正在睁大了眼睛期待着我们。现在全国所有省份,都被我们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各地人民群众都在欢天喜地开展土地改革,迎接伟大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而北疆各族人民却仍生活在乌斯满、贾尼木汗和尧乐博斯这些匪徒们的铁蹄之下……同志们,我们别无选择!”

    雪花在静静地飘舞,队伍开始静静地出发。

    这是一次计划周密的攻击行动。王震判断,乌斯满之所以拉那么多人、搞那么大的声势来对付一个小小的伊吾,在我军区区连一级的驻守点上大做文章,而且是尽量把这一幕拉得很长很长,目的就是引诱我军大部队增援。

    乌斯满让尧乐博斯在伊吾主阵,他自己则躲到其老巢花尔茨静观其变,居心就是想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伏击解放军的增援部队。这种老掉牙的游击战术,在王震和罗元发等游击高手面前,简直是班门弄斧。伊吾之战,解放军一开始就拒不上圈套,搞得乌斯满心情很灰,而尧乐博斯一筹莫展。

    这可就苦了二连的指战员们。

    尧乐博斯一上来先摆出“围而不打”的架势,意在“激怒”和“引诱”。他派出一个叫布仑加甫的家伙打进伊吾城,找胡青山副营长劝降。布仑加甫说了一大堆恭维胡青山的话,说尧乐博斯如何如何“爱才”,暗示胡青山只要“讲和”,会得到很大很大的官位,有多少黄金、多少头羊和多大的草原,以及漂亮女人等,胡青山不吃这一套,他把布仑加甫好一顿羞辱,表示人在阵地在,与土匪拼到最后一滴血。尧乐博斯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抓到二连几个战士,严刑拷打,然后放回一两个“软骨头”,继续做劝降的美梦。这一招就更不灵了。胡青山对于可耻的叛变者毫不留情,将其剥光衣服绑在柱子上让全连战士轮流猛抽……尧乐博斯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唯一可干的就是困住二连所控制的伊吾城南山、北山两个高地,断水断粮。他吩咐土匪们从上游截断伊吾河,使水流不再经过伊吾城里。这样,既断掉了二连的水源,又使城里唯一可以磨面的水磨停止转动。从这时起,胡青山和全连战士只能靠口嚼原麦维持生命。

    水的问题似乎比粮食问题更为严重。尤其是驻守在南北两个主峰上的战士们,没有水,光嚼生麦,不但便血,连随时需浇水降温的马克沁重机枪也打不出应有的威力来了!

    北山主峰阵地是整个城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点。匪徒们以一个连的火力集中封锁上山的道路,山下无法向山上运送任何物资。北山如果顶不住,整个伊吾就不能坚守下去!胡青山为了给北山送水送粮,一连损失了九名战士。九个人,整整一个战斗班啊,而且他们又都是骨干!胡青山伤心地哭了。

    怎么办?胡青山组织召开“诸葛亮会”,有人提出让牲口送,或许能成功。于是,胡让一个会做木匠活的战士连夜赶制了几个全封闭的大水桶,装满水,分别绑到两匹骆驼身上,趁着夜色,把骆驼往山上赶。谁知骆驼目标太大,爬山又慢,出发不到10分钟,就被匪徒们一阵乱枪打死在半道上。

    战士们不甘心,顺着这个思路继续琢磨,最后,决定用两匹战马试一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追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