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追剿
胡青山亲自挑选了两匹调教很好的战马,一匹称“赤雅”,个头不大,但性情暴躁,日行千里;另一匹叫“枣骝”,性情温和且极有耐力,攀登技能非常出色。他将这两匹战马绑上足够的水和麦子,交给一个外号叫“老奔”的驭手。

    “老奔”是全连最好的驭手,所有战马到他的手上,没有不服帖的。夜幕降临时,他拉着“赤雅”和“枣骝”上路了。他们沿着崎岖的山沟,小心地向北山主峰靠近,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二十七分钟!眼看着离主峰阵地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离了,“老奔”他们依然安然无恙!

    胡青山在手电光束下,死死地盯着怀表。

    突然,枪声响了!匪徒们发现了目标,集中所有火力向“老奔”他们猛烈地射击。赤雅马一听枪声,立刻失去控制,从“老奔”手中挣脱了缰绳,扬起前蹄长嘶一声,掉头就朝山下狂奔。“老奔”惊呆了,赶紧弄住枣骝马。谁知枣骝马却恰恰相反,按照“老奔”的指令,干净利索地卧倒在地,一声不吭,显得相当懂事。奇迹就在此时发生了,因为赤雅马的嘶鸣和奔跑,匪徒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去,火力也随之向山下转移,这在客观上掩护了“老奔”和枣骝马,他们不失时机地一口气冲上了主峰阵地!

    此刻的枣骝马,浑身汗水直往下淋,张着鼻孔呼呼喘粗气,寒风一吹,身上的汗水立刻结成了冰,冻得它不住地发抖。但是,它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坚持着让战士们把水和麦子全部卸完。这情景让坚守主峰的勇士们感动极了,他们心疼地搂着它的脖子,心里都酸酸的,禁不住泪水哗哗直流。有的同志赶紧把自己的被子抱过来,紧紧地捂住枣骝马的身体……

    这次侥幸的成功,大大鼓舞了胡青山。打那以后,他就放手让枣骝马独自完成向主峰送粮送水的任务。没有“老奔”跟着,枣骝马的目标更小,它的身体也显得更为灵巧。它的种种传奇故事,也和二连指战员们一起,成为伊吾人民心中不朽的雕像。

    据后来的“钢铁二连”连史记载,伊吾保卫战结束后,部队特令为枣骝马荣记了三等功。在庆功大会上,二连战友们为枣骝马系上一束大红花,披上一匹红绫子,由同样披红挂花的“老奔”牵着,绕大场一周,登上主席台。

    枣骝马在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二连战友费尽周折把它葬到伊吾城的北峰山下。其时,北峰已被命名为“胜利峰”,枣骝马的墓碑与“胜利峰”永远地叠立在一起。

    1978年,伊吾县决定在街心花园为枣骝马塑像。年轻的县长说:“它是我们山城人民的光荣与骄傲!”

    当然,它更是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骄傲。正是这匹枣骝马,成全了二连“钢铁”之路。他们在尧乐博斯匪徒数千人疯狂围攻下,硬是坚守了40多个日日夜夜。最后,胡青山这位曾在解放战争中七次荣立大功、兰州战役带领两个连队突破皋兰山主峰营盘岭的老英雄,大义凛然地率领11个战士,端起明晃晃的刺刀,扑向密如蝗虫般的匪徒……

    在“钢铁二连”苦撑苦挨的一个一个艰难时日里,王震实现了他最初的誓言:活捉乌斯满,根绝北疆匪患!他指挥剿匪部队在梅花泉反伏击旗开得胜后,一个回马枪杀向伊吾。尧乐博斯那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几千匪徒顷刻间成了一窝马蜂。接着,程悦长所率十七师奋勇追歼残敌,穿林海,闯草塬,一直追到北塔山,紧紧咬住匪徒。

    尧乐博斯没辙了,抱着美国领事馆马克南的大腿逃往印度,而乌斯满束手就擒。漏网的谢尔德曼等人,潜回阿勒泰草原又想滋事生非,但在程悦长仁至义尽的感召下,也不得不低头流下无奈的泪水。

    从此,美丽的冬不拉开始在白云下轻轻弹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追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