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酒泉煮酒天下大乱
应着,心思却拨开小算盘:倒要看看你彭铭鼎作什么法!于是,表面不动声色,暗里在彭的身边安插数人,日夜盯紧了他。此后,彭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刘的掌握之中。

    彭铭鼎眼睛始终不离黄祖埙。好像扳倒黄祖埙,周嘉彬就自然归附了似的,是不是有“黄雀在后”,他却不顾忌。

    这天碰到刘漫天,彭铭鼎照例要问一句冠冕话:“队伍怎么样啊?”

    “本部约束还过得去,”刘漫天说:“别的部属,我就不好说了”。“别的部属”指谁?当然是指黄祖埙的九十一军而非“本部”一二〇军。彭铭鼎听出话中有话,故作一惊:“说来我听听,有什么不好说的!”

    刘漫天说:“自从进发武威的命令下达之后,沿途三三两两不成队伍的尽是九十一军溃兵!尤其是沈芝生那个二四六师,官兵与难民搅在一起,赶着牛羊四散奔逃,沈芝生也听之任之。话说回来,也没法管,那些兵!”

    “听说沈芝生跟黄祖埙挺近是吗?”彭铭鼎很有兴致地问。

    刘漫天说:“也许吧。这种时候,同病相怜罢了!”

    彭铭鼎失望地叹了口气。这让刘漫天颇有负罪感。刘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已知道彭铭鼎暗地里有抬举自己的意思。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处在眼前这样一个爹死娘嫁人的情景之下,能有个念想,也就足以让人产生知恩图报的心情了。但是,刘与黄祖埙个人之间,的确没有什么过节。队伍混乱,那是实有其事。与沈芝生马上相见,也纯系偶然。大家彼此彼此,都是狼狈不堪、愁容满面。沈问,老刘,怎么办啊?刘漫天说,快把部队抛光了吧,一个人怎么都好办。去重庆为上策,走新疆为下策,其他道路没有,要是有,就是当俘虏去坐囚车。

    这既是调侃,也是当时情形下人人都挂在嘴边的一句光面话。没想到沈芝生却说:“我与你完全相反,重庆去不得,新疆倒是可以走走的。”这话听起来虽与主流意思相悖,却也有点调侃的味道。

    刘漫天吃不准沈的真心,于是顺水推舟,以趣还趣地说:“是啊,你是湖南人,有这个可能。”陶峙岳是湖南宁乡人,这话半真半假。

    然后,沈、刘对话结束,一番苦笑,彼此握手道别。刘漫天想,难道这么丁点儿芝麻谷子的事,也值得跟彭铭鼎叨叨?如此想着,也就自己给自己把心放下来了。

    可他没想到,偏偏是那么“丁点儿芝麻谷子”给沈芝生的内心掀起了波澜,以至于影响到沈的人生选择。

    望着刘漫天的背影渐渐远去,沈芝生一种从未有过的落寞感油然而生。他知道,刘漫天是个有来头的人,虽和自己同为师长,可十个指头伸出去有长短啊!人家在国防部、参谋本部有的是朋友,手里又有钱,当然要以去重庆为上策了。而自己呢?刘漫天说得对,去新疆或许有这个“可能”。好歹自己在那里干过一年多,军长、师长也认识几个,再说,陶峙岳是旧长官,又是湘湖乡党,多少有个关照吧!

    最让沈芝生犯难的,还是对共产党的理解。长久以来,国民党的宣传一直说共产党不要父母、共产共妻,活埋国民党人。后来听听沈阳与河北邯郸的中共广播电台,又觉得情有可疑。那么多起义和被俘人员及他们的朋友、同学、爱人、父母的通信,说明并没有谁被活埋嘛!特别是听到老友李则尧在邯郸广播电台给西安的妻子播发文章,真真切切说没被共产党歧视。还有许多当了共产党的黄埔同连同学,也经常家信不断、也要父母兄弟嘛!东北起义的曾泽生,投诚的郑洞国,被俘的廖耀湘,以及锦州的范汉杰、北平的傅作义、天津的陈长捷、淮海的杜聿明等,哪一个被杀掉了呢?他们都在广播上讲过话,沈芝生清清楚楚听出是他们本人的声音。那么,起义、投诚、当俘虏不能说不是一条可行的生路。

    沈芝生跟在队伍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二章 酒泉煮酒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