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兵临贺兰山下
想,说:“刚下过雨,路上泥泞不堪,怕不大方便……”

    孟宝山主意已定,坚持要走。马鸿宾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好像天生就没有拧着劲跟别人较量的本领,随和得有点让人担心。这次到银川,就有人把他说成是“聋子耳朵”。

    其实,马鸿宾的心又有几人能够真正读懂?

    表面看来,从哪一方面讲,马鸿宾都是马鸿逵手下的败将。这么多年,马鸿宾栖居一角,没有半个“怨”字。然而,宁夏人心自有公道,马鸿逵得意忘形早已丧尽众望,而马鸿宾却在一旁收获着成千上万人的期盼与信赖。他知道,马鸿逵在外斗不过马步芳,在内拢不住老百姓,只要政局动荡,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天终于来到。马鸿宾一眼把天下大势看穿:国民党到日子了!在给八十一军安排好归宿之后,他觉得从公从私都得到银川来走一趟。

    在银川的这些日子,马鸿宾看到马敦静的表现,颇觉失望。马敦静论才论德都不堪大任,完全是个庸人,表面胸有成竹,实际毫无主意。凡不到前线去的军佐和行政人员,每日拿些例行的公文、请示报告之类,过家家似的凑合局面。人问:“共产党军队快到吴堡了,怎么办啊?”他就说:“准备把船拉到河西,叫共产党军队过不了河!”人说:“那是古代的冷兵器防守,如今打仗,大江、大海都挡不住,榴弹炮射程是60里,一条黄河算什么!恐怕挡不住哩,要是共产党军队一下子打到城下怎么办?”他就不耐烦了,说:“怎么办!怎么办!哪有那么多怎么办!把军官的家眷们用飞机接走,打完算了!”此后,他就一忽儿让省保安少将副司令马如龙(马晓云)通知准备快马,扬言要急行军穿过甘肃静宁县,到陇南去和胡宗南联合;一忽儿又通知民政厅长马廷秀预备轿车,说是要经过蒙旗定远营,到甘肃河西靠拢正在溃逃的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刘任;一忽儿将马如龙叫来,要留给他30000银币,让他进贺兰山打游击……实在是毫无定见。头脑一热,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但是,对于马鸿宾,马敦静却冷淡得出奇,根本不把他当作长辈来尊敬。马鸿宾来银川时,连一个例行的迎接都没有。住下来之后,又迟迟避而不见,弄得马鸿宾好没有面子。每每有些老朋友上门拜望,只好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说此行与政事无关,只是准备向三盛公后套一带去避烽烟。

    这些面子上的事也就算了,马鸿宾不作计较。直到有一天,他发现马敦静在自己的“五亩宅”周围昼夜布下密探,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他一方面不动声色,大智若愚;一方面警惕在心,等待时机。而孟宝山等人对此一无所知。当他们提出要走时,马鸿宾提醒说“刚下雨”之类的话,他们压根就没有细想。

    的确刚下过雨,路途泥泞,孟宝山等人的车一步三陷,好不容易才爬到大坝附近。刚要放开马力好好跑一段路程,忽见前面路口有两个国民党士兵举着小旗,将车截住。一个瘦瘦的上等兵到车前行了个礼,说:“哪位是孟宝山先生,请跟我到团部去一趟!”孟宝山一惊:“找鄙人有何贵干?”

    那兵说:“我是奉命截车,你去了就知道了。”

    卢忠良到底是奴才,马鸿宾毕竟是长辈

    马鸿宾后悔没有当面把话跟孟宝山等人挑明。

    孟宝山等人出发后,马鸿宾越想越觉得不放心,最后终于想办法给孟一行必经之路的驻守团打通电话,要求他们见到孟宝山等人时,将其截住。他要跟孟宝山单个通电话。

    孟宝山被带到团部,知道是马鸿宾要跟他通话,一块石头落了地。马鸿宾在电话里听到孟的声音,也踏实一大半。别的话不便多说,只叮嘱一句:“你们要走快点!”

    这已是最快的速度。从银川到石空渡口150公里以上泥泞路,孟宝山等人的车早晨5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一章 兵临贺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