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尖刀夺西宁
名人士的宅子里,他也正有一件喜事挂在脸上,见王震的小警卫员过来,隔着窗户就大声吆喝道:“喂,小鬼,快去报告王司令员,我们的房东回来了!”
明大义旧人奉心力,渡天堑激流只等闲
中共中央军委已大体明确:一军将来可能驻守西宁,二军则与西宁擦肩而去,翻越祁连山,准备先占玉门再进新疆。
这样,黄河仿佛就成了摆在一、二两军面前的起跑线。王震的兵团部设在临夏,右手的永靖渡口集结着一军。它将由此渡过黄河,经民和、乐都,沿着湟水和兰州至西宁的大路,由东向西进军;王震左手的循化渡口集结着二军。它将由此北渡黄河,经甘都、化隆等地一直往北。从地图上看,王震一肩双挑,很有点担当重任的意思。
王震手里举着发令枪,似乎等待什么触发的机缘。
也许就是孙志远所说的那位“房东”吧!此人名叫马丕烈,跟马步芳有亲戚关系。1940年前,还当过国民党八十二军的少将副官长,后来又当了伪青海省政府的财政厅长,还当选为伪国大代表,到南京开过会,跟蒋介石颇亲密……王震想,此时此刻的历史篇章,就该有这样一位有点小名堂的人物站出来,稍稍点拨一下方可运笔。而他,却在一兵团进驻临夏之前逃之夭夭。
马丕烈并没有走远,只是躲到乡下七上八下地揣测了三两天,便又决定带着妻儿重新回到县城。结果,正像他所猜测的那样,家里满屋子住着解放军部队,里外家什,所有的东西丝毫都没人碰过,他马丕烈以及临夏所有马家大户的财产,一概保护得十分周全。更重要的是,他本人身为旧人物,却还受到包括解放军普通战士在内的所有人员,恭恭敬敬的礼遇。这使他体会到眼下的军队,并非流言蜚语所糟蹋的那样让人厌恶,而纪律严明显然超出自己的想象,和国民党军的官长与士兵完全不同。
马丕烈被引到兵团司令部所在的临夏“东公馆”来见王震。
如果不是人介绍,马丕烈怎么也不会把王震的威名同跟前这个大大咧咧的男子汉联系在一起。他很客气地把马丕烈让进屋。招呼落座后,马还在小声地问:“王震司令员在哪里?”
王震哈哈大笑:“我就是王震!”
马丕烈如雷贯耳,来不及地起身,连声“噢、噢……”“失敬”二字都不会说了。
“丕烈先生,你对解放临夏是怎么个看法呢?”
“很及时!很好!我很高兴!完全拥护,欢迎!”
马丕烈没有意料到王震会称他为“先生”,而且省去一个“马”字。这种在他看来过高的礼遇,让他的双肩承受不住,身体情不自禁地战栗起来,额上也渗出细汗,以至于后面的答话语无伦次,有些结巴。
不管如何紧张,马丕烈还是恰到好处地控诉了青马,而对人民解放军予以力所能及的赞颂。
王震听完马丕烈的话,笑了笑说:“你是开明人士,在西安时我们就知道你。”他担心马听不懂,特意举个例子:“在陕北,有个李鼎铭先生,他就是一位开明人士,很进步,精兵简政的意见就是他提出来的,毛主席评价很高。”
这一席话让马丕烈吃了定心丸,踏实下来。
王震又让马丕烈看墙上贴的人民解放军大布告,那是毛泽东和朱德共署的“约法八章”,王震边念边讲解,态度、作风全都无可挑剔。马丕烈动了感情:“悬在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内心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感。”
火候已到,王震一步到台口:“你可不可以到兰州找马继援说说,叫他不要玩什么花样了,他能打掉第一野战军吗?就算能,我们还有第二、第三野战军。你与他有亲戚关系,你考虑能不能去一趟呢?”
“很好,能去,我能去的。”马丕烈爽快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