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从悬崖到坦途
其四十八师在秦渡镇遭到共产党军队伏击,大部缴械,不少人弃枪潜逃,只有小部“转进”回到沣峪口,仍留该处设防;其十二师亦有同样遭遇,“多处接敌,损失弥巨”,第一四四师先头部队进到腾空地区,听到前面的消息,一步也不敢挪了,屁滚尿流地退到汤峪……胡宗南火上浇油,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的由头,破口大骂杨德亮指挥不力,是头“蠢猪”,影响了反攻西安的战局。他当即宣布,撤销杨西安警备司令的职务,取消其对一四四师的指挥权。想一想还不过瘾,索性将四十八师的番号也一笔勾销了,命该师开到宝鸡听候改编,而杨德亮只带军直属部队和十二师。军直属部队在子午口的土地梁、枣儿岭;十二师守子午、沣峪口。胡宗南命令:再不准擅退一步。否则,提头相见!

    这一巴掌把杨德亮掴了个七窍生烟,官场的梦想灰飞烟灭,乱世之中,身为败军之将,唯一可求的只有搞饱肚子、留条小命罢了!那时,胡军的供给渠道已经全部断了,部队穿衣还凑合,吃粮成了大问题。杨德亮听说,土地梁和枣儿岭有两个粮食仓库,里面储藏的面粉足供十七军吃用半年,便觉得不幸中万幸,欢喜不迭地把部队开过去。哪知到地点一看,有两座仓库不假,可面粉早被洗劫一空。杨德亮傻眼了。那么多人要活命,既无粮又无盐,怎能做到“不擅退一步”?没别的办法,他咬咬牙下道死令,命所属部队武装出动,趁共产党军队未到之机,跟老百姓抢个秋!

    正是麦收季节,老百姓白天躲兵匪,黑夜下地,半熟不熟的麦子一车一车拉到西安城郊解放区碾打,月亮底下通宵干。十七军兵一出动,谁还敢下地呀!杨德亮收获不小。可是,他们抢了麦子没法下磨取粉,只好囫囵煮起来充饥。加上天气晴好时,胡宗南的石泉兵站也运来一点有限的盐、粮,十七军驻防的残兵败将尚可马马虎虎对付着,一天一天往下熬。

    胡宗南发落了杨德亮,又骂马继援。马家军近日来的表现,让他感到颇失望。本来,他认为,只要把马家军拉出甘肃,渭北就可交出去,他有几个军守住渭河以南地区,大家便可共同撑起西北的天。现在看来,马继援是徒有虚名,既没有笼络宁马的威德,又没有一往无前的胆略,部队出发之后,心事重重,脚底下能踏死蚂蚁!如此,怎么可以共担大业?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孤独和悲凉,叹着气对罗列说:“共产党的天下,一大半是国军拱手奉送的!”

    罗列明白胡宗南话有所指,说:“姓马的现在成了名角呀,唱一出是一出,进亦英雄,退亦英雄,一身都是戏呐!”

    胡宗南不语,许久,冒出一句:“有什么办法,国难当头……哼!”

    平心而论,胡对马继援种种酸不溜丢的非议有失公允。他是否具备这个资格暂且不论,就马继援率兵出征以来的现实表现而言,也是他胡宗南这“缩头乌龟”所没法比的。

    6月10日,裴昌会兵团的主力沿渭河以北向东攻击岐山和蔡家坡。这时,马继援所部陇东兵团已沿西兰公路,向东进到了永寿、崔木镇一线。这个位置,在马家军的序列里算是遥遥领先了。它一改出发时的阵势,把马继援的忠勇多少体现出一点。要知道,这时候本在一线的卢忠良宁夏援陕兵团第十一军、第一二八军及九个保安团才入陕西不久呢,而王治岐指挥的陇南兵团第一一九军及一个师,也只进到凤翔。

    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二这两个兵团初始部署的指导思想是“阻胡打马”。阻胡的任务由三军担任,此时部队已在降帐、武功一线展开,正面就是裴昌会集团那四个军,二军要使对方不越雷池一步,绝非易事。援兵是不可能有的,其他部队都集中在马继援身上:三军驻守乾县,四军在仪井、临平镇一线,一军守扶风和兰店镇。此外还有六军主力,在礼泉和赵村镇集结。用这不足三个军的兵力,来对付马继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六章 从悬崖到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