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得西安望汉中
准家人见面送饭,因而致病,甚至有致死者”。

    这还不算什么,小人得志的杨德亮,常把威风耍到极处,每每带一班卫兵前呼后拥走在大街上,看到不顺眼的,嘴一努,抓了就走,要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时候拌个嘴、打个架什么的,杨德亮哪里遇到哪里枪决,没有青红皂白,一条“破坏城市秩序罪”就足够了!

    杨以其惊人的“实绩”,博得了一个“活阎王”的称号。

    时至5月,胡宗南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坏。落花流水人去也,绥署和省政府机关都在明里暗里地往汉中转移,西安既非久留之地,又不是一掌即可推出去的地方。长时间的闭门思过,让胡宗南一再记起大特务毛人凤的多次提醒: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最可怕的是灯下黑呀!于是,外部御敌必须同内部整治结合起来,必须彻底清除西安城里的地下共产党组织。

    所谓“整治”西安,在胡宗南,一方面是报复,要发泄一股说不出口的怨恨;另一方面也是现实的需要——继熊向晖之后,他的大小决策依然从没有“保密”过,绥署机关实际上成了一把筛子,那种兜不住水的感觉,让他气短发疯,几乎要枪毙身边所有的人。眼下是“非常”时期,自己打一个嗝也事关数万人马的生死存亡!他想,即便泰山压顶,也要耐着性子把身边搞搞清爽。就算西安保不住,将来反攻时也留有一个基础。

    这篇历史文章自然要仰仗杨德亮的手笔。

    “听说你干得不错,百姓称快,恶人丧胆?”胡宗南说。胡早知道杨德亮的“雅号”,对杨的匹夫之勇或者说完全没有政治头脑的滥捕滥杀,他并不欣赏。然而此刻,他却变着戏法抛出这么一句话,听起来似有褒奖之意。

    杨笑嘻嘻地:“刁民奸商,不来点手段咋行?胡先生尽管放心,只要我杨某人在位一天,西安它就乱不了!”

    胡宗南颔首:“看来,我没看错人……”他故作深沉地想了想,忽然又问:“城里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十人团’一案,查明白了没有?”

    提起这一壶,杨德亮有些紧张。“十人团”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几个月前毛人凤和沈醉都亲自赶来插手此事,也没弄出个子丑寅卯。钟松移交西安防务时,还特别提醒,要杨德亮“尽力缉拿”;可是,杨欺寡妇、唬孤儿的勾当倒还在行,而和地下共产党斗,他还缺个脑袋,何况又是这么大的名案。

    见杨德亮回答不上来自己的问题,胡宗南也就作罢,但那一口长气却叹得杨钻心般疼痛。

    “胡先生有所不知,共党‘十人团’的首犯王桥北,据说早已逃出城去了!”杨德亮想竭力提供一些安慰。

    胡宗南脸上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好半天,说:“绥署与省政府拟全部撤往汉中,西安城就指望你了,所余咸阳以东和临潼以西的部队,统归你指挥,你看怎么样?”

    杨德亮的身体在椅子上一弹。他有两个没想到,一没想到胡宗南对自己的信任竟至于此;二没想到胡居然这么快就准备放弃西安。前者让他受宠若惊,后者又让他有些失望。

    “先生……难道……西安大本营……”杨德亮吞吞吐吐。

    胡宗南又是冷笑。

    早在辽沈战役结束时,胡即料到退守汉中,放弃西安的必然。

    那时,东北一役就让国民党损失“精锐之师”47万人!乃至淮海战役胜败定型,“国军”又将有55万人付诸东流,这个结局就看得更为清楚。紧接着是平津、新保安、张家口……可以说,胡宗南是国民党将领中较早看透战场形势的优劣变化而头脑清醒下来的人。但他并不服输,而且随着毛泽东一系列文告、特别是中共有关和谈的八项条件等出台,他已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绝顶,不留任何退路。如今,蒋介石虽然“引退”了,但胡宗南非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五章 得西安望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