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得西安望汉中
解决给养问题,立了大功劳。此前,他当过绥德军分区司令员、陕北军区司令员。

    四军政委张仲良,孙超群任副军长,下辖第十师,师长高锦纯,政委左爱;第十一师,师长郭炳坤,政委高维嵩;第十二师,师长郭宝珊,政委李宗贵。

    六军军长即原六纵司令员罗元发。罗是福建龙岩县人,参加革命之初是“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后到红十二军、十三军、十四军先后担任军部特务连政委、机枪连指导员、直属队总支书记、团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到三军团当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又到一军团任一师一团政委,一师政治部主任。抗战时,他是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后到独立一师、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都是任政治部主任,后到陕甘宁晋绥联防教导二旅任政委、教导旅旅长兼政委。

    军政委张贤约是安徽金寨县人。他原被任为副军长,到7月份才改任的。张1929年参加红军后,一直在红四军工作,从班长到师长及军随营学校的校长,抗日时是一二九师教导团团长,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四旅的副旅长。

    六军参谋长是唐子奇,政治部主任饶正锡。下辖第十六师,吴宗先任师长,关盛志任政委;第十七师,师长程悦长,政委由黄振棠兼任;第十八师,师长陈刚,政委萧头生。

    杨德亮粉墨登场折腾西安,胡宗南无可奈何暗觑汉中

    西北局势比胡宗南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是个定律:开始是过了头的自信,结果是恍然大悟。一年多来的陕北战场,始终如此,几乎找不到例外。因此,失败对胡宗南来说,永远莫名其妙;因此,他永远都雄心勃勃地期待着“下一次”;因此,你说他是个糊涂蛋亦可,说他是个英雄也行。古今中外的战场上,谁见过脑子清澈如水的英雄?

    现在,摆在胡宗南面前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人民解放军四个兵团加一个第十九军。其中,当面之敌只有一个老对手一、二兵团,十八、十九兵团只在逼近而已,第十九军虽然所占的位置很可怕,但那毕竟只是一个军,就兵力而言,胡可以忽略不计。他的判断和决策凭着这样一个很不切实的依据,自然离谱。

    胡宗南丢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那就是,在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稍前,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已于1948年11月悄无声息地改称为西北军区。这个西北军区下辖晋绥军区、晋南军区和西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以及八个直属军分区,即延属、绥德、三边、陇东、关中、黄龙、西府、榆林。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西北人民解放军与胡军对阵,再不是过去那种漫游的纯粹意义上“野战”,而有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大后方。不用说全国战争形势,就这样一个局部的现实,也注定了胡宗南的绝对劣势及必然命运。

    西北军区创建的“大后方”,同样是以一大批精英默默奋斗为前提的。对于他们而言,那儿就是实实在在的前线。这批人以贺龙为首。中央军委仍旧任命贺龙为西北军区司令员,政委是习仲勋,副司令员王维舟,张经武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朱早欢任副参谋长,陈希云任后勤部长,刘海宾任后勤部政委,后勤部副部长是何维忠和周子祯。

    看得出来,基本上还是老晋绥军区的原班人马。事实上最初贺龙还兼任晋绥军区司令员,晋绥军区政委开始也是任命李井泉的,后来由张子意代任,并兼政治部主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谷志标。

    晋绥军区下辖两个军区五个军分区,主要领导同志是:绥蒙军区司令员由姚喆兼任,政委由高克林兼任;五寨军分区司令员刘仲五,政委郑林;离石军分区司令员黄永昌,政委秦力生;雁北军分区司令员李仲英,政委李登瀛;雁南军分区司令员苏鳌,政委景明远。

    晋南军区是1949年1月成立的,司令员是马佩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五章 得西安望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