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西击西府收延安
,说不尽的亲热话。
正午的阳光从头顶照射下来,风吹着女人的花格头巾和没被罩住的鬓发。有几个搂着娃娃的女人仍在抹泪,可脸上却生出笑意。扎白羊肚手巾的那几个牛老壮汉,一个劲地擂鼓敲锣;有一双古铜色的手捧着粗瓷大碗,碗里是尚在冒着热气的清水;大娘挎着红枣,有几颗抓在手上,见人就塞,枣皮打着深深的皱褶,就像她那红红的脸膛;小娃娃们喜欢爬到高坎子上手搭凉棚,眯眼眺望河对岸,对岸有隐隐约约的山影和谜一般颤动着的春色。这时,一个穿开裆裤的男娃娃抱着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羊羔从大人们腿缝里挤到毛泽东面前,天真地问:“你就是毛主席吗?”
毛泽东笑着弯下腰,伸手捉住冰凉的小雀雀:“是啊,我们好像见过面嘛!”
娃娃点头,又摇头,说:“我看你像。我娘让我问问你,你们要走多远?去啥地方?”
“我们呀,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江青抢着答道。她上前蹲下来,一边焐住娃娃的手,一边轻轻抚着羊羔。
娃娃眨巴眨巴眼睛,看着这个冷不丁儿冒出来的婆姨,又抬头看看毛主席,说:“那好吧,你们帮我捎个羊给我爸,还有我叔。”
毛泽东一惊,抬眼相顾左右,风趣地笑起来。
江青不笑,尖细的嗓门撇着孩子腔调认真问道:“可是,我们不知道你爸你叔他们在哪儿、是做什么的呀?”
娃娃一本正经地对她说:“我娘告诉我,他们就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是解放军,他们也打国民党……”
江青连娃娃带羊羔一起揽在怀里使劲搂着。
一直到上船,毛泽东始终保持严肃,不见笑容。他和汪东兴坐一条船,船上铺了苇草,可站可坐,但他迟迟不肯坐。站着,朝岸上挥手,也朝另外几条船上的周恩来、任弼时及陆定一、胡乔木等中央机关同志们挥手。
大家都喊:“主席,你坐下去吧,河面上风大,站着不安全。”
周恩来隔得远一些,急得直打手势。毛泽东全不理会。指导员薛海玉和汪东兴两个只好贴近毛泽东,若即若离地扶住他。船就这样渐渐离岸,驶入黄河波涛之中。
正在大家庆幸天气晴好、风浪不大,且又没有出现敌情时,突然不远处有一条船上人喊马嘶地惊呼起来,抬头一看,原来是装运牲口的那条船出了问题,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陡然间挣脱驭手,高声嘶鸣着扬起前蹄,一纵身跃入河水中,拼命向刚刚离开的西岸游去,急得水手们赶紧拨转船头去追,一片手忙脚乱。
毛泽东目睹着马和船一前一后在河水中争游,本已复杂的感情变得更不是滋味。这实在是震动人心的一幕!毛泽东低声念着:“马也通人性呢,马是通人性的……”心里暗暗为那匹烈马鼓劲。他真想下个命令,叫船工们不要追了,让那匹马就回到河西,永远留在那块土地上,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但是,毛泽东一直没有开口。
远了,陕北的山影、窑门和那些仍在挥着大手的老乡们,那些粗瓷大碗、枣皮上的红皱,那个抱着羊羔的娃娃——他冰凉冰凉的小雀雀,他不知为何没有露面的娘,他那个可爱的小心愿……毛泽东想着想着,不觉眼里涌出一股热意。
黄河东岸终于抵近了。晋绥与陕北虽然一河之隔,毛泽东踏上河东却还是第一次。“第一次”无论怎么说也是个刺激!将来要建设新中国还有多少个第一次呢?仿佛直到此刻,毛泽东才忽然意识到这次行程的意义巨大。
一年多来,粗粗计算,他带着这支几百人的特殊队伍,在陕北黄土沟沟里走过12个县,住过38个村庄,行程相加有2000余里。可是这一次,他却要穿过晋绥大地前往河北阜平县的西柏坡,去和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西柏坡,它